美国的动作越来越清晰了,利用乌克兰拖住了俄罗斯,用以色列拖住了伊朗,这样就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中国,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这几年在全球舞台上的动作,大家都能感觉到越来越紧密,套路也比以前更精细,表面上看,美国像是在东欧、中东、亚太同时出招,实际上每一步都是精心算计,核心目的就是让自己更有余力去应对亚太,尤其是针对中国的崛起。 先说欧洲,俄乌冲突已经拖了很久,俄罗斯被牢牢黏在了乌克兰战场上,美西方没有直接下场打仗,而是不断通过武器、情报、资金支持乌克兰,让战事一直烧着,俄罗斯本来就是美国传统上的强力对手,如今在乌克兰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消耗的远不只是武器弹药,更多的是国力和外交影响力,美国这边投入的成本不算特别高,却让俄罗斯很难把资源和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区域,这样欧洲方向被牵制住,美国在别的地方就能腾出手来。 中东也是同样的局,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美国一直站在以色列这边,不管是卖武器还是撑腰说话都没少过,有了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敢于保持强势,让伊朗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周边的安全和一堆代理人冲突上,伊朗本来想扩大影响力,在全球舞台上多插一脚,但现在被以色列死死拴住,光顾着应付家门口的麻烦,美国其实很清楚自己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两个“老对手”都没空在全球范围内给自己制造更多麻烦。 当欧洲和中东的老对手都被拖住,美国就顺势把战略重心往亚太转移,最近几年,亚太地区的美军存在感明显上升,关岛基地一直在扩建,菲律宾又多了美军的影子,美英澳还搞了新的AUKUS联盟,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这些盟友也跟着美国一起演练、签协议,一条针对中国的军事链条越来越明显,而且不只是搞军事,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卡脖子”也来得更直接。 美国把“产业链安全”挂在嘴边,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出口管控不断升级,只要是关键领域,美国就想尽办法设限,不让技术和产品流向对手,甚至别国自己生产的高科技产品,美国也想插手过问,再加上“去风险”、产业链调整之类的说法,实质上就是想让盟友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合力把高科技竞争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在舆论上,美国也有一套,它总能把自己的动作包装成“维护秩序”、“主持公道”,支持乌克兰是反侵略,支持以色列是自卫权,不管动用多少资源都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对外宣传的时候,美国善于利用国际舆论,把自己说成是“世界警察”,让盟友们更愿意站队,对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合作等,美国则用“债务陷阱”这样的说法抹黑,试图让更多国家对中国心存疑虑,美国非常懂得用软实力和话语权为自己的战略布局加分。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其实美国消耗的不只是对手,自己的资源压力也在增大,俄乌、巴以两条战线开销都不小,同时还要在亚太铺开阵势,虽然美国拉了很多盟友,但这些国家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各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密不可分,没人愿意轻易和中国脱钩,美国的小圈子联盟看起来很紧密,实际上内部也有裂缝,各自的小算盘也不少。 面对美国这种多线牵制和围堵的策略,中国并没有被动应对,除了经济上的持续发展,高科技领域持续加大投入,自主研发不断突破,芯片等关键技术逐步缩小差距,中国还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像金砖国家扩容、上合组织发展,让更多朋友聚在一起,扩大朋友圈,外交上坚持多边主义,主张互利共赢,努力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军事上保持稳步提升,既守住底线,也不会主动扩大冲突,中国清楚自己要走什么路,始终把发展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美国的围堵策略虽然看起来很严密,但也不是没有风险,多线作战会消耗大量资源,盟友之间的矛盾难以完全调和,现实中,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很难逆转,产业链、供应链高度融合,简单的脱钩也会让盟友们付出代价,中国的经济韧性和市场潜力仍然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无法忽视的,只要中国自身发展稳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未来的空间依然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