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河南宝丰知县谢兴峣跪在嘉庆帝面前,按照惯例报上家世。当他说出“家父谢

代天谈历史 2025-11-18 00:37:23

1805年,河南宝丰知县谢兴峣跪在嘉庆帝面前,按照惯例报上家世。当他说出“家父谢振定”五个字时,嘉庆帝突然笑了:“原来是烧车御史的后人!”这个反应让在场的官员都愣住了。 嘉庆十年,谢兴峣带着卓异考语,从河南赶半个月路到京城述职。乾清宫里,他三十八岁,按规矩先报家世,提祖籍湖南长沙,又说自家在北京住多年。嘉庆帝问他口音怎么像京城人,他回说从小在北京,随父亲生活,父亲谢振定曾任监察御史。皇帝听后笑起来,说这是烧车御史的儿子。在场官员愣住,有人低声议论,不知啥意思。嘉庆帝的笑带点感慨,他忆起四十年前的事,当时他还是皇子,就听说谢振定在街头惩治和珅家奴,维护规制。 和珅那时权大,官员多避开,谢振定却杖责违规者烧轿。皇帝对大臣说,谢振定那事等于帮朕出了气,现在他儿子在宝丰的政绩是为民众出力。官员们才明白,谢兴峣父亲就是那个烧车御史。嘉庆帝继续问宝丰情况,谢兴峣讲积案处理,他分类卷宗,传唤当事人,实地查田界,确认文书,确保判决有据。还说河道治理,沿河巡视记录险段,召工匠测水位,选材筑堤三十里,监督避免偷工。嘉庆帝点头认可。 谢兴峣的升迁不是家世巧合,清代选官看资历更看实绩,他的积案和河堤就是证明。述职后,嘉庆帝当场决定提拔他,从七品知县升四川达州直隶州知州,越过几级。朝中传开谢家刚正的事。嘉庆帝亲政后,惩治和珅那样的人,谢振定的事成了廉政标志。 谢兴峣继承这作风,在地方做事接地气,不搞表面。烧车事件本是谢振定维护法度,和珅家奴刘全僭越用绿呢轿,谢振定烧轿后被贬,但百姓支持。嘉庆帝知道这些,认可谢家传承。谢兴峣汇报时,强调实际举措,如堤坝选址避险,避免资金浪费。他的政绩让皇帝看到地方官员该怎么干。官员们散去,消息在京城流传,谢家父子成了话题。 谢兴峣到四川达州后,那地方少数民族多,盗匪活动,他组织乡勇巡山林,半年平定几股匪帮,恢复秩序。又办义学,让当地孩子学汉文礼仪,促进融合。嘉庆十三年,他升成都知府,继续清廉,处理地方事。之后调陕西,任按察使,管全省刑狱,审案公正,减少冤屈。道光十三年,他任裕州知州,再次觐见皇帝。道光帝听家世,笑着说幼时就知谢振定烧车事,敬重。谢兴峣那时近古稀,道光帝的话肯定谢家两代作为。 谢兴峣的仕途从翰林外放到地方,一步步靠政绩升迁,没靠关系。宝丰时清积案,修堤坝,那些事直接帮百姓避灾增产。达州剿匪办学校,帮少数民族融入。成都知府时,管政务严谨。陕西按察使审刑狱,注重证据公平。他的路径典型清官路,不贪不占。谢振定烧车后被贬,却在地方坚持,嘉庆召回任礼部主事,管工程。父子俩都重实际,不搞虚的。谢兴峣晚年归乡,谢家后代在湖南湘乡还有人,传承书香。清代官场多讲究平衡,谢家这种硬气少见。

0 阅读:0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