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默茨叫嚣在6G领域摆脱对华依赖,德国财长却到访北京,登机前默茨对

飞天史说 2025-11-18 13:13:52

快讯!快讯! 默茨叫嚣在6G领域摆脱对华依赖,德国财长却到访北京,登机前默茨对华表态,措辞不同寻常 11月16日,德国财政部长克林拜尔终于从柏林启程,踏上了访华的航班。这场原本被视为合作契机的访问,临出发前却被总理默茨的强硬言论搅得有点扑朔迷离。 一个要谈合作,一个突然宣布德国6G建设要排除中国设备,中德之间的这盘棋,怎么看都有点“明争暗斗”的味道。 这次克林拜尔来北京,并不是简单走过场。他和中方官员一起坐下来,主持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聊的不只有钱和账本,还把贸易等话题都拉进了会场。 克林拜尔这次可谓是“救火队长”,原定外长突然没来,他临时顶上,成了今年德国政府里首个访华的部长,这身份份量不一般。 对德国来说,这趟行程不光是敲定几笔生意,更想借机缓和中德贸易紧张局面,别让关系再往冷风口走。 别看克林拜尔平时低调,他对中国的看法挺接地气。他说,德国不能只在背后议论中国,得面对面聊,才能找到解决办法。这句话说得不绕,“门当户对,事要摆到桌面上谈”。 其实,中德之间的合作早就渗进了日常生活。2022年,两国贸易额超过3000亿欧元,德国的汽车、机械、化工,离不开中国市场,反过来中国的出口也靠着德国的“金主爸爸”。 这次对话还将相关议题理性沟通,德国很清楚,绕不开中国,也离不开中国。合作的底色,远比表面的分歧要深得多。 但这趟北京之旅,不只是讨论账本。克林拜尔在访华途中还顺道去了上海,看重的不只是金融合作,还有医疗等产业领域的交流。 说白了,德国这盘棋想下得更大,想在中美博弈之外,给自己留条后路。现实摆在那,一味跟着美国脱钩,对德国企业来说是自断财路,西门子、大众这些巨头早就喊话,别把生意做砸了。 偏偏就在克林拜尔启程前3天,德国总理默茨突然来了个“下马威”。他在11月13日的一场商业会议上公开宣布,德国6G网络建设上绝不会用中国设备,还要清理现有5G网络里的中国零部件。 这一通表态,听着就像是提前给中国下了“紧箍咒”。这可不是小动静,德国跟着美国的“去风险化”节奏走,直接把中国企业晾在外面。 德国媒体分析,默茨这番话不是心血来潮。最近几年,德国对中国的投资不减反增,但国内保守势力却越来越有声音,担心“卡脖子”,觉得得把“命门”攥在自己手里。 默茨这次在克林拜尔访华前数日放话,时机选得很巧。既能给国内“鹰派”一个交代,又能在对华谈判时摆出强硬姿态,仿佛“先下手为强”,其实更像是给自己留后路。 但德国企业界可不这么看。西门子、宝马这些大公司,靠中国市场吃饭,供应链早就绑在一起。 要是全盘清理中国设备,行业报告说光是5G设备的更换成本就得几十亿欧元,这账单最后还不是德国纳税人兜底。 而且,中国5G设备在全球市场占了近一半,6G技术专利也处于全球领先梯队,德国要是真全面脱钩,经济和技术都得吃大亏。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现实的“血淋淋”账本。 克林拜尔和默茨,一个主打合作,一个主打强硬,德国政府内部的分歧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台面上。 分析指出,这种“你唱红脸我唱白脸”的割裂,容易让政策摇摆不定,外界也摸不准德国到底想干啥。 对中国来说,合作和对话一直是主旋律,但德国这边唱反调,势必会让中德关系变得扑朔迷离。 但回头看看现实,默茨强硬表态虽然让这次访华蒙上阴影,但克林拜尔的务实态度,多少给双方留了点“转圜余地”。 专家们分析,中德在气候变化、全球供应链、科技创新上都互有需求。德国要搞新能源转型,中国的技术和市场是绕不开的。即便有分歧,合作还得继续走下去,这才是两国都能受益的“最大公约数”。 从经济角度说,德国要是铁了心要把中国设备都换掉,难度不是一般大。中国在6G领域的专利占全球近三成且处于领先梯队,德国要是自己折腾,升级进度肯定慢半拍。 到头来,既影响经济发展,还可能让德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掉队。欧洲在美中之间左右为难,但对话始终是解决分歧的钥匙。德国如果能把内部声音理顺,拿出更务实的态度,中德关系才有可能在风浪中稳住。 这场访华,合作的希望和分歧的阻力并存。克林拜尔的到来,是中德缓和的信号,但默茨的强硬表态,也提醒大家,未来的路不会一帆风顺。中德关系走到十字路口,务实对话才是解题的唯一钥匙。 参考资料:德财长访华强调“要对话” 2025-11-17 09:55 环球时报 默茨吹嘘:6G不用中国的,美国的也不要 2025-11-14 10:21 新浪财经

0 阅读:137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