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了!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

风吟写枪啸 2025-11-18 18:17:12

彻底决裂了!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来。早在2024年,德国就已定下对华通信设备的限制基调,以所谓“潜在安全风险”为由,推出了分阶段清除中国设备的计划。 德国电信基础设施长期依赖性价比高的外部供应商,尤其是中国厂商的产品在市场占有率较高。2024年上半年,联邦政府通过内部评估后,正式推出针对5G网络的清除计划。具体来说,到2026年底,必须从核心网络中移除华为和中兴等公司的关键部件;到2029年底,则扩展到访问网络和传输系统,包括天线、传输线路和通信塔等外围设备。这一决定源于对潜在安全风险的担忧,旨在提升本土控制力。运营商虽有异议,但需遵守时间表,开始评估替换方案。欧盟层面也支持类似举措,强调成员国需统一标准,以减少对外依赖。 默茨作为总理,在2025年11月的商业论坛上明确表示,未来6G网络建设将彻底排除中国产组件。这一表态将原有5G政策延伸到下一代技术,形成全覆盖管控格局。不仅限于核心部分,所有环节包括硬件和软件都需避开特定供应商。同时,他指出美国组件也不会采用,目标是构建欧洲数字主权。通过与法国等国的合作,德国希望打造独立于中美影响的通信体系。这能为本土企业如爱立信提供市场机会,并在国际舞台上彰显欧洲的技术自主性。安全部门的支持和跨大西洋关系的平衡,成为这一决策的支撑点。 这一政策升级面临实际执行难题。目前,德国电信网络中约60%的设备来自中国供应商,这些产品因价格和性能优势深受运营商青睐。替换过程需巨额资金投入,预计成本将翻倍,还涉及技术兼容和工期延误。德意志电信等公司进度落后于预期,引发欧盟不满。欧盟委员会正推动更严格规定,副主席计划将禁用高风险供应商的建议转为强制法令。若提案通过,不遵守的国家可能面临诉讼和经济处罚。德国需在国内自主权与欧盟统一规则间寻求平衡,增加落地难度。 技术层面的差距进一步凸显挑战。在全球6G研发中,中国企业专利占比超过42%,已形成从研发到产业链的完整体系。相比之下,德国依赖的替代方案如瑞典爱立信或芬兰诺基亚,价格显著高于中国产品,技术成熟度也存在短板。美国此前全面封禁中国设备后,5G基站建设仅完成约10万个,不足中国的二十分之一,成本达中国的3倍,网络覆盖质量欠佳。这为德国提供警示,若6G建设滞后,将陷入类似困境。欧洲本土供应商虽有潜力,但短期内难以填补空白。 对于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德国,这一政策长期影响值得警惕。6G不止是网速提升,还涉及通感一体和通智一体功能,是智能驾驶、低空经济和工业自动化等新兴产业的基础。德国汽车业在智能驾驶领域已被中国企业赶超,其中中国成熟的5G网络为测试提供支撑。若6G延误,本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缺乏依托,产业优势可能弱化。从更广视角看,拒绝全球领先技术体系,可能导致德国在智能社会发展中落后,与技术前沿国家的信息化差距拉大。经济代价包括贸易关系紧张和投资减少。 中国通信设备在全球多国长期使用,未见安全问题曝光,而美国设备曾多次被指存在漏洞。通信技术应促进全球产业协同,基于实力和性价比的选择才是健康发展前提。默茨政府的禁令短期或实现政治目标,但从产业发展规律看,这种脱离实际的调整,可能让德国付出沉重经济代价。本土企业需加速创新,以应对供应链重组带来的冲击。欧盟整体框架下,成员国协调将决定政策成效。

0 阅读:2
风吟写枪啸

风吟写枪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