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伟人破例提拔了4位将军,他们分别有何战功和军衔 1955年,中

陈砚之 2025-11-18 19:13:33

1955年授衔时,伟人破例提拔了4位将军,他们分别有何战功和军衔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搞军衔制,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全军上上下下评定级别,从元帅到少将,一共一千多号人。伟人亲自把关名单,本来按资历和职务走流程,可他觉得有些人不公道,就破例调整了四个:徐海东、韩先楚、皮定均、资凤。这四个人的故事,说起来接地气,都是从底层爬上来的,靠实打实的贡献换来的。徐海东是大将,韩先楚上将,皮定均中将,资凤少将。他们的提拔不是凭关系,而是因为关键时刻顶上去了。历史资料显示,这次授衔总共10大将、55上将、175中将、800多少将,可伟人就对这四个动了笔。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光打仗猛,还在队伍最难的时候帮了大忙。这事儿在军史上挺有意思,体现了伟人对功劳的看重,不是死板的规矩。 先说徐海东,这家伙出身湖北黄陂窑工家,从小干苦力。1925年入党,次年参加北伐,在战场上从战士干到连长。鄂豫皖时期,他建红二十五军,从几百人带到几千,多次打退国民党围剿。长征时,他的部队先到陕北,给中央红军站稳脚跟提供了基地。资料显示,他参加过上百次战斗,负伤九次,还得过重病,但总能挺过来。抗日战争中,他在新四军第五师当师长,指挥部队在鄂豫边区开辟根据地,破坏日军补给线。解放战争,他继续带兵南下,参与淮海战役外围作战。徐海东的军衔本来定上将,可伟人觉得不够,提成大将。原因就是长征后那次援助,红军缺钱缺衣,他直接给了五千大洋和大批物资。这在当时救了命,伟人后来多次提这事儿,说他有大功。徐海东自己倒低调,觉得级别高了点,但伟人坚持了。 韩先楚是湖北红安人,农民出身,小时候放牛干农活。1927年黄麻起义,他加入红军,从战士升到团长。抗日时期,在冀热辽区开辟根据地,上百次战斗,负伤多次,还指挥部队破坏日军铁路。解放战争,他当东北野战军纵队司令,参加辽沈、平津战役,指挥风格果断。1950年解放海南岛,他率三万步兵,三天拿下全岛,这事儿在军史上有名。原本定中将,伟人批“韩有功,中晋上”,就成了上将。历史记录显示,他抗美援朝时指挥志愿军四十军,参加多次战役,立下战功。韩先楚的提拔,主要是因为他总能在关键战役中快速决策,不拖泥带水。资料里说他从不畏难,战场上总冲在前,这让伟人看重。 皮定均安徽金寨人,贫农家庭,1929年商城起义入红军,从班长干起。抗日战争在新四军团长位子上,淮南地区游击,破坏日伪交通。解放战争初期,中原地区作战,积累经验。1946年中原突围,他带一个旅掩护主力,五千人顶三十万敌军,坚持三天,成功转移。伟人评“皮有功,少晋中”,从少将提中将。这次突围,部队夜战清风岭、强渡磨子潭,全员安全撤出,没掉队。资料显示,他指挥灵活,擅长游击和突围战术。皮定均的军功多在掩护和转移上,不显眼但关键,伟人就因为这点破格了。 资凤湖南平江人,农民背景,1930年入红军,先当战士,后转后勤。抗日战争在新四军负责供应,保障弹药粮食。解放战争当军分区后勤部长,管理财务。井冈山时,朱德点名让他管后勤,他干得细致,一丝不苟。长征路上,他一人挑三十多担物资,排除困难全交上去。抗日时,淮河两岸冒险采购药品弹药,多次避开日伪军。伟人欣赏他“红管家”作风,破格授少将。资凤的贡献在后勤,不上战场但支撑前线,资料说他保管金条大洋一分不差,这在乱世难能可贵。 这些提拔的背后,是伟人对军功的独特看法。不是光看职务高低,还看实际贡献。徐海东的援助直接帮红军过冬,韩先楚的海南战役速战速决,皮定均的突围保全主力,资凤的后勤保障前线。历史档案显示,授衔前伟人和周恩来等人讨论名单,伟人亲自批注调整。这四个人的故事,体现了军队建设的灵活性,不是一刀切。相比其他将领,他们的提拔有点意外,但都基于事实。军史专家分析,这也反映了伟人对老同志的感情,不让功臣吃亏。 授衔后,他们继续工作。徐海东当军委委员,参与国防事务,指导训练。韩先楚任兰州军区司令,后调福州军区,管海防。皮定均福州军区副司令,负责演习。资凤回南京管财务,但很快生病。他们的生活低调,专注本职。徐海东1970年在北京去世,韩先楚1986年,皮定均1976年,资凤1955年11月就走了,是最早的。资料显示,他们的后代多从军或低调生活,没啥张扬事儿。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