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一万次,不如行动一次,日本年年有人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将日本战犯仿塑成岳飞墓前的跪像,置于每个抗日战争纪念馆前,供国人控诉、唾弃、鞭打,以摧毁日本军国主义的意志,何尝不是功德一件? 日本这些年总有政要跑去靖国神社参拜,这事闹得沸沸扬扬,让人看着就来气。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本来叫东京招魂社,起初是为了纪念明治维新时期戊辰战争中阵亡的3500多名士兵。1879年改成靖国神社,供奉的对象越来越广,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所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军属、文官、民间人士,总共246万多柱灵位。其中,二战时期阵亡的就占了大头,超过200万。问题出在1978年,神社把14名甲级战犯合祀进去,这些人包括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广田弘毅、武藤章、木村兵太郎,他们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被判有罪,主要罪名是发动侵略战争、违反战争法规和反人类罪。 这些战犯的罪行不是小打小闹。东条英机作为二战时日本首相和陆军大臣,直接推动了对中国、美国、英国等国的侵略战争。土肥原贤二在关东军情报部工作,推动了九一八事变,制造伪满洲国。板垣征四郎参与策划了华北事变和卢沟桥事变。松井石根指挥南京大屠杀,导致30多万中国人遇难。广田弘毅作为外务大臣,支持了侵华政策。武藤章和木村兵太郎则在战争后期下令虐待战俘和平民。这些人在东京审判中被认定犯下多项罪行,7人被绞刑,其他人判无期或有期徒刑。神社把他们供奉起来,等于是把侵略者当成英雄,这怎么能不让受害国的人民生气?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历史也不短。战后早期,像吉田茂、岸信介这样的首相就去过。1978年战犯合祀后,昭和天皇就没再去,明仁天皇和德仁天皇也都没正式参拜过。但政客们还是年年去,尤其是8月15日日本投降日。1985年,中曾根康弘以首相身份正式参拜,引发中韩强烈抗议。2001到2006年,小泉纯一郎去了六次,导致中日关系一度冰点。安倍晋三在2013年参拜过,菅义伟、岸田文雄也多次献上祭品或让阁员去。2025年8月15日,石破茂首相又供奉祭祀费,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财务大臣加藤胜信等也去了。甚至防卫大臣木原稔这样的高官也参拜。这些举动被视为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因为靖国神社不光供奉战犯,还附带一个博物馆,把二战描述成日本的自卫或解放亚洲的战争,淡化侵略事实。 中国对这些参拜一直有回应。外交部每次都提出严正交涉,强调日本要正视侵略历史,谨言慎行。2025年8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就说,日方公然挑战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中方强烈不满。过去几年,安倍夫人参拜时,中国也敦促日本做到表里如一。2013年,安倍参拜后,中国召见日本大使,严厉谴责。2021年,岸田文雄献玉串料,中国又严肃敦促反省历史。这些回应都是基于历史事实,因为二战中,日本侵华造成中国巨大损失,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问题、细菌战等罪行至今影响深远。日本一些人还篡改教科书,否认这些历史,这让双边关系老是起伏。 岳飞死后,二十年后宋孝宗平反,追封鄂王,葬于杭州西湖栖霞岭。墓前跪像的传统从明代开始,最早是1475年浙江布政使周木铸的秦桧夫妇铁像。1513年,浙江都指挥使李隆重铸,加了万俟卨。后来加张俊,曾经有五人,但现在是四人:秦桧、王氏(秦妻)、万俟卨、张俊。这些像跪姿,双手反绑,象征对害死忠臣的谴责。历史上,这些像被毁坏过多次,又多次重铸,到1979年之前修了十二次。秦桧是主谋,诬陷岳飞“莫须有”罪名;万俟卨主审,捏造证据;张俊出卖岳飞,提供假证。这些人助纣为虐,导致南宋失去北伐机会,历史评价很差。 看到日本年年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劝了多少次,他们还是不听,甚至更嚣张,篡改历史,美化战争。那为什么不反过来做?在每个抗日战争纪念馆前,铸日本战犯的跪像,像岳飞墓前那样。战犯名单就用东京审判的那些,塑成跪姿,双手绑后,置于馆前。民众来参观时,就能直接看到这些侵略者的耻辱形象。这不是简单报复,而是用行动钉死军国主义。靖国神社供奉战犯,中国就用跪像回应,把他们永钉耻辱柱。抗日纪念馆全国不少,像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平型关战役遗址等,都能设。这样的做法,能让国人记住历史,削弱日本右翼的影响。比起光劝说,行动更直接,有助于摧毁军国主义意志。 当然,这事得严谨处理。东京审判是国际公认的,判了28名甲级战犯,罪行有据。日本如果继续拜鬼,中国就用事实回应。历史上,岳飞跪像教育了多少代人,提醒奸臣下场。现在,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背景下,这种方式能推动历史正义。一些学者和网友也提过类似想法,比如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或不让去过靖国神社的人来华。但跪像更直观,长久。国际上,德国处理纳粹遗产就很彻底,国家公墓不供奉战犯。日本却相反,这让亚洲邻国难接受。中国作为受害国,有权用这种方式维护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