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收复台湾:使用了武力;宋朝时期收复台湾:使用了武力;清朝时期收复台湾:使

绮山昭华 2025-11-19 12:35:09

三国时期收复台湾:使用了武力;宋朝时期收复台湾:使用了武力;清朝时期收复台湾:使用了武力;你没有看错,不管是1000多年之前的三国,还是几百年之前的清朝康熙时期,收复台湾都动用了武力,且都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中国对台湾的管辖历史源远流长,从古籍记载看,早在那时候就有了军事接触。   三国黄龙二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带着一万名甲士出海,目标直指当时被称为夷洲的台湾,虽然这支部队在岛上停留近一年后,因为水土不服损失惨重,回来后卫温还被治罪,但这次军事行动实打实建立了大陆与台湾的官方联系,岛上的高山族部落最初拿着石制武器抵抗,最终在吴军的武力震慑下达成和解,这便是有史可查的第一次武力收复行动。   到了隋朝大业六年,武贲郎将陈棱奉隋炀帝之命,率领一万多名东阳兵从义安出发,航行了一个多月才抵达流求,也就是现在的台湾,面对当地部落的抵抗,隋军凭借精良的装备和组织力取得胜利,还带回了数千名当地居民,这次行动之后,台湾在史料中的记载变得更加清晰,连后来的郑成功都把陈棱尊为台湾 “祖师” 供奉。   南宋时期,朝廷为了巩固东南海防,同样派出一万余人的军队进驻台湾周边岛屿,通过武力清剿海盗和不安分的部落势力,将管辖范围切实延伸到了台湾本岛。   元朝更是两次对台湾用兵,第一次招抚不成后,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高兴直接派张浩、张进率领军队出征,生擒了一百三十多人,用武力证明了中央王朝对台湾的主权,之后元朝还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将台湾纳入行政管辖的基础,正是这次武力行动打下的。   而到了明末清初,郑成功面对荷兰殖民者的盘踞,带着数万大军横渡海峡,用九个月的围城之战迫使荷兰人投降,这份收复失地的功绩,完全是靠将士们的武力拼出来的,也让 “台湾是中国领土” 的事实在国际上有了铁证。   最具规模的还要数清朝康熙年间,施琅率领两万四千名士兵、两百多艘战船出征,在澎湖与郑氏集团展开激战,凭借压倒性的武力优势取得胜利,最终让台湾重新回到清朝版图,这次出兵人数是历次之最,也正是因为兵力充足、武力强盛,才彻底解决了台湾的割据问题。   纵观这八次收复行动,出兵规模基本都维持在一万到两万多人,这个数字在古代跨海作战中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古代航海技术落后,运送这么多士兵和物资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若非下定决心用武力解决,根本不可能投入如此规模的兵力。   之所以每次都要动用武力,核心原因在于台湾孤悬海外,远离大陆中枢,古代既没有便捷的通讯手段,也没有成熟的跨海治理体系,想要让当地部落或割据势力认同中央王朝的管辖,没有武力作为后盾根本行不通。   那些觉得可以靠招抚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在历史上早就被验证过不现实,元朝第一次招抚就因为语言不通发生冲突,三名官员被杀,最后还是得靠武力才达成目的。   而且古代的台湾要么是部落林立,要么是被外敌侵占,要么是出现割据政权,这些情况都不是靠嘴皮子能解决的,只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武力,才能打破隔阂、赶走外敌、平定割据。   更有意思的是,每次武力收复之后,大陆的先进生产技术、文化制度都会随之传入台湾,卫温带去了耕种和铸造技术,陈棱传播了中原的礼仪习俗,清朝收复后更是直接设立台湾府,后来还升格为行省,这些管辖措施的落实,背后都是武力收复打下的基础。   八次武力收复,八次全部成功,这个 100% 的胜率可不是巧合,它证明了只有用武力才能真正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才能让台湾始终留在中国版图之内,这是中国历史用千百年时间验证出来的事实,也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必然选择。  

0 阅读:114

评论列表

冷静前往

冷静前往

2
2025-11-19 18:24

第九次

绮山昭华

绮山昭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