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对胤禄有多恩宠?不客气地说,就是和胤祥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雍正皇帝在他的遗诏中,特别提到“庄亲王心地醇良,和平谨慎,但遇事少担当,然必不至于错误”。意思很明确,就是要让弘历照顾和保全十六叔胤禄。雍正一生恩怨分明,该收拾的绝不手软,该护犊子的也绝不吝啬,他对胤禄的恩宠,可以说是仅次于胤祥了。 康熙活着的时候,胤禄连个正经爵位都没捞着,更别提实权官职了,属于典型的“没名分”阿哥。那会儿康熙对儿子们的封赏特别苛刻,没立功就别想有爵位,胤禄年纪小又没机会表现,硬生生熬成了大家口中的“光头阿哥”。可雍正一坐上龙椅,胤禄的人生直接开了挂。 雍正继位当夜就没把胤禄当外人,除了让隆科多和胤祥把控大局,还特意让胤禄负责宫廷守备。宫廷安防是何等重要的差事,雍正刚登基最防备有人作乱,却把自家性命相关的事交给了这个十六弟。这份信任,可不是随便哪个兄弟都能享受到的。 接着雍正又给了胤禄一个天大的惊喜,庄亲王博果铎死后没留下后代,这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眼看就要空置。雍正直接拍板,把胤禄过继给了博果铎,让他顺理成章承袭庄亲王爵位。要知道,胤祥还是从亲王慢慢熬到铁帽子王,胤禄却从无爵阿哥一步到位,直接拿到了清朝最顶级的爵位待遇。 光有铁帽子王的名分还不够,雍正给胤禄的实权也没含糊。他先后让胤禄担任正蓝、镶白、正黄三旗都统,这三旗都是清朝的核心军事力量,兵权在握意味着绝对的信任。后来雍正又让胤禄兼管工部事务,朝廷的工程建设、军需制造全归他打理,妥妥的肥差加实权岗位。 雍正对胤禄的疼惜还延伸到了他的家人身上。胤禄的母亲王氏是汉人,在康熙朝地位不高,没得到太多重视。雍正继位后,直接把王氏晋封为密妃,让她在后宫的地位一跃成为汉妃当中的最高者。这份对母妃的抬举,其实就是给胤禄最直接的撑腰。 胤祥在雍正朝被称为“常务副皇帝”,管着户部、军机处这些核心部门,权力确实够大。但胤禄的恩宠走的是另一条路,雍正没让他卷入朝堂最复杂的权力斗争,却给了他最稳固的地位和最实在的好处。胤禄不仅能拿亲王双俸,还能自由出入宫廷,参与军国大政的讨论,雍正遇到拿不准的事,总会主动问问这个十六弟的意见。 雍正晚年安排后事时,特意把胤禄列为顾命大臣,让他辅佐弘历登基。新帝继位最怕顾命大臣专权,可雍正一点不担心胤禄,还特意在遗诏里叮嘱弘历要保全他。这份提前铺好的后路,比任何封赏都来得实在。 反观雍正对其他兄弟的态度,胤禩、胤禟被圈禁至死,胤禵被派去守皇陵,个个下场凄凉。唯独对胤祥和胤禄,雍正展现了难得的温情。胤祥是雍正治国的左膀右臂,两人是君臣更是知己。胤禄则是雍正放在身边疼爱的弟弟,不用他冲锋陷阵,只需要他安安稳稳享受荣华富贵。 胤禄也确实没辜负这份恩宠,他做事谨慎低调,从不恃宠而骄。乾隆继位后,他继续辅佐朝政,把工部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完全符合雍正“心地醇良,和平谨慎”的评价。 雍正对胤禄的恩宠,没有胤祥那么轰轰烈烈,却处处透着稳妥和周全。从一无所有的“光头阿哥”到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从宫廷守备到顾命大臣,雍正用一道道圣旨,把胤禄的人生之路铺得又平又宽。这份疼惜,这份信任,确实和对胤祥的恩宠比起来,丝毫不差半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