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5月18日,高楼寨的麦田里,铁帽子王僧格林沁受伤后,被16岁的捻军小兵张皮绠手持长矛刺入咽喉。 那一瞬间,黄马褂染血倒地,战局彻底翻盘。 但真正的战败,并非始于麦田那一矛,而是更早,僧格林沁率骑兵入豫,连连急追,误判捻军溃败是假,轻视粮草疲兵是真。他对来自湘军的建议一概置之不理,拒绝使用新式洋枪,还下令部队“不日夜兼程不得休”。 僧格林沁之所以能有这般自信,是因为他确实有过辉煌战功。1855年,他亲率骑兵围歼太平军北伐主力于天津南郊,擒斩林凤祥、李开芳,直接解除清廷京畿危局。从此获封“忠勇亲王”,被列入八大铁帽子之一。但正因战功显赫,他逐渐刚愎自用,对火器与洋务极端排斥,多次在朝会上与曾国藩、奕䜣激烈争执。 1865年春,捻军张宗禹在山东曹州高楼寨布下三路伏兵,主力潜藏于麦田之中,僧格林沁未设警戒,强令大军深入,误判地势为平原,实则四面环沟,粮草未继,士卒饥困。 清晨突袭来临,捻军号角一响,伏兵四起,清军顷刻崩溃。僧格林沁强忍旧伤,执刀试图突围。正当他翻身入麦田,却被张皮绠发现,追刺而中。混战散去,捻军收缴清军旗帜与大印,消息传回京师,同治帝听闻后在宫中失声痛哭,诏令改葬、厚恤家属。 击毙僧格林沁的张皮绠被立为小头领,受张宗禹亲赏。但仅三年后,捻军因分裂与清军围剿败亡。李鸿章调淮军配合湘军,施行坚壁清野,切断补给。1868年张宗禹战死,余部瓦解。 张皮绠隐姓回到涡阳,娶妻务农五年。1873年,一位曾服僧氏旧部的军官偶然认出他,官府擒捕,押往济南施以凌迟,终年二十四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