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是最让人痛心的,清朝政府再坚持三个月,日本就崩溃了。结果赔了人家2.

绮山昭华 2025-11-19 15:30:45

中日甲午战争是最让人痛心的,清朝政府再坚持三个月,日本就崩溃了。结果赔了人家2.3亿两白银,日本满血复活,才有了后面的所有苦难。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本就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当时这个岛国的家底根本撑不起长期战争。   整个战争期间,日本实际耗费了1.4亿两白银,而它当年的财政收入也就7585万两白银,为了凑够军费,日本政府发行了1.2亿日元的战争公债,民间搜刮到连娼妓捐献的银钱都能顶上清朝户部承诺给清军的军费。   当时日本国内的物资早已紧缺,士兵的补给时断时续,国内民众的赋税加到了顶点,37%的收成要上交政府当税,再加上地主的地租,普通百姓只能勉强糊口,再拖三个月,别说打仗,国内怕是要先乱起来。   反观清朝,虽然打了败仗,但国土大人口多,年财政收入还有8311万两,比日本还略高,只要咬牙坚持,拼消耗也能把日本拖垮。   可清朝偏偏选择了求和,2.3亿两白银的赔款加上赎辽费等额外勒索,实际总额超2.3亿两,这笔钱折合日金3.895亿日元,相当于日本不吃不喝攒四年的财政收入,是它战争总花费的2.6倍。   日本拿到这笔横财后,简直像久旱逢甘霖,立刻把84.5%以上的资金都砸进了军事扩张。   海军一口气拿到1.39亿日元,订购了六艘顶级战列舰,舰队吨位从5万吨飙升到25万吨,直接从区域小国海军变成了东亚海上霸主;陆军也分到5680万日元,师团数量翻倍,老旧枪械全换成了新式村田连发枪,战斗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日本用赔款中的1920万日元建起了八幡制铁所,这个二战前日本最大的官营钢铁厂,专门生产军火所需的钢材,而它用的铁矿石,竟然直接从中国湖北大冶铁矿掠夺,从1900年到1945年,日本从大冶掠走的铁矿石达1550多万吨,占这家铁厂总产量的70%以上。   靠着这笔赔款,日本五年内就完成了过去三十年的工业化飞跃,还在1897年搞出了金本位制度,跟西方列强的货币体系挂上钩,以后再打仗就能在国际市场大举发行国债,彻底解决了没钱的后顾之忧。   而大清这边,直接掉进了债务深渊,连本带息要还六亿两白银,为了还债,把海关和盐税这两大财源全抵押给了列强,后续想借外债都要付高额利息,到手的钱还得打折扣。   甲午战前北洋水师成军后就没添过一艘舰只,战败后想重建海军,却穷得叮当响,从1895年到1911年的十六年间,江南造船厂只造了四艘小炮艇,马尾造船厂也只造了五艘舰艇,想买艘像样的军舰都要东拼西凑。   当年北洋水师的军舰还能用305毫米的克虏伯主炮,战败后清军想买点像样的炮弹,都得凑钱从国外买人家淘汰下来的废品,那些锈迹斑斑的枪炮,别说打仗,能不能打响都难说。   日本则靠着这笔赔款形成了完美的战争闭环,用中国的钱建工厂,用中国的资源造枪炮,再用这些枪炮去抢更多的钱和资源。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主动出兵最多,分赃也最丰,这笔钱又被用来扩建旅顺港,为四年后的日俄战争做准备。   1905年击败沙俄后,日本霸占了东北的煤矿和南满铁路,光南满铁路就成了“会下金蛋的母鸡”,持续为关东军输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大豆贸易更是撑起了关东军三分之一以上的军费。   而清朝自始至终都没缓过劲来,那些本可以用来整顿军备、发展工业的钱,全变成了日本的枪炮弹药,最后反过来一次次侵略中国,想想真是让人扼腕,清朝这一退,不仅退掉了自己的生机,还把后续几代人的苦难都给提前预定了。  

0 阅读:45
绮山昭华

绮山昭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