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建议:鉴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胡言乱语,严重践踏我们的红线,提出以下建议!

飞天史说 2025-11-19 20:13:55

高志凯建议:鉴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胡言乱语,严重践踏我们的红线,提出以下建议! 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禁止停止进口日本人水产品,禁止中国向日本出口我们的农产品,日本人进入中国要重新办证,不经允许,不能进入中国等等。   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一番言论彻底搅动了国际舆论场。高志凯一针见血地提出了一套反制建议,这些主张火药味十足,但背后的考量不只是逞口舌之快,更有大国博弈的深层逻辑。 表面看似针锋相对,实则每一步都事关国家利益的盘算。 先说稀土。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话语权不容小觑,尤其是高技术行业离开了中国稀土就等于断了命脉。 2010 年中日钓鱼岛闹矛盾时,中国一收紧稀土出口,日本立马慌了,稀土价格暴涨不说,还直接把日本的手机、汽车、高端制造业给揪了一把。这招确实够狠,可后来的事也挺让人警醒。 日本赶紧另寻出路,大笔投资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稀土项目,还搞起了回收技术,力图从垃圾堆里抠出点稀土来。 到 2024 年,日本对中国稀土的整体依赖仍达 58%,其中镝、铽等关键重稀土对中国依赖更是超过九成,澳大利亚等国稀土矿无法填补重稀土缺口。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现在实施全面禁运,对日本当然有显著冲击,但长远看,日本只会加速脱钩,反而逼着自己独立自主,最后吃亏的可能还是中国自己的企业和市场。 所以说,稀土反制不能一刀切,得讲究精准打击,瞄准关键环节,才能让对方有压力但不至于直接逼上梁山。 再聊水产品。2023 年 8 月,中国就因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2025 年 11 月起逐步放开部分合规产品,仅批准北海道和青森三家企业的 449 种产品进口,其他 37 个县九成以上品类仍被限制。 这事科学依据扎扎实实,国际社会也很难挑出毛病。日本水产出口中国曾几乎归零,渔民苦不堪言。 但高志凯的建议是,能不能再扩大点范围,把日本相关产品全禁了?这个操作得看科学数据说话,毕竟不能让人家抓住把柄说咱们搞贸易保护。 如果没科学证据撑腰,反而让日本在国际上博得同情,反而不好收场。更关键的是,日本现在也没闲着,东南亚、欧洲市场赶紧铺开,2023 年对越南的水产品出口还涨了三成。 说明被 “堵死” 一条路,人家能马上挖出新路。咱们搞反制,既要让对方感觉到疼,也不能让自己显得不讲理,得拿出科学依据和国际规则说话,才能让全世界信服。 说完货物,再说人。高志凯提议取消对日本的免签政策,且拒绝去过靖国神社的人员及相关政客入境,这事听着简单,做起来却要分清对象。 中国的《反外国制裁法》已经给出了明确路径。2023 年,一些对台岛问题发表不友好言论的日本政客就被禁止入境,这种精准反制效果明显。不过,要是把所有日本普通人都一刀切地挡在门外,问题就大了。 中日之间每年有几百万人次的人员往来,旅游、商务、文化交流都是实打实的民生利益。一旦全面卡死签证,损失的不只是日本游客,因此这方面要长远考虑。 更别说西方媒体一定会借题发挥,说中国搞 “封闭”“排外”。所以,反制可以 “点穴”,但不能 “封门”,该限制谁就限制谁,普通人还是要保持友好往来,才能显出中国的胸怀和自信。 其实,国际博弈和下棋差不多,不光是要会出狠招,更得能稳住阵脚。高志凯的建议反映了民间对日本首相言论的不满,这种情绪可以理解。可国家层面决策,不能只看一时之气,更要盯住长远利益。 历史上只要一边倒搞强硬,往往逼迫对方另起炉灶,最后两败俱伤。中国要的是手里有牌,关键时刻能拿出来,平时还是得讲理、讲规则、讲大格局。 现在日本经济界也在呼吁缓和关系,中国完全可以顺势而为,用好法律和规则的 “点穴” 打法,把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该硬的时候硬,该软的时候软,这才是大国的风范。 国际舞台从不缺喧闹,但真正有分量的动作,往往悄无声息。中国的反制牌,讲究分寸,也绝不手软。 参考资料:高志凯:建议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一年内去过靖国神社的禁止来华 2025-11-17 15:22 观察者网

0 阅读:853

评论列表

轩辕传奇

轩辕传奇

3
2025-11-19 20:44

支持老高[作揖]

正在输入

正在输入

2
2025-11-20 00:45

准了

江南

江南

2
2025-11-20 03:23

严查去日本的商船

Huyou

Huyou

1
2025-11-20 00:20

首先禁稀土

壹向间

壹向间

1
2025-11-20 04:30

说办就办,别等待了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