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

文人学社 2025-11-20 10:48:15

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撑”的资格吗? 当年二战时,日本还能靠着武力掠夺东南亚的矿产、粮食和石油,硬撑了好几年。可现在的日本,早被密密麻麻的进口链条捆住了手脚,别说 14 年,能不能撑过 14 个月都是个未知数。 先看最基本的吃饭问题。 日本国土面积有限,山地多平原少,粮食自给率一直很低,很多主食和蔬菜都得靠进口。 更关键的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 化肥。 有数据显示,日本化肥里的关键原料磷酸铵,超过九成要从中国进口,尿素的进口依赖度也达到四成。 要是供应断了,农田产量会直线下降,老百姓的餐桌很快就会受影响。 工业领域的依赖更致命。 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日本几乎全靠进口,而中国正是全球稀土供应的关键力量。 还有锗和镓这两种金属,对半导体、光电产业来说缺一不可,中国的产量在全球占比极高,日本的相关产业根本离不了。 没有这些原料,日本的工厂生产线很快就会停摆,从家电到汽车产业都会受波及。 最近的水产品贸易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11 月 7 号,日本北海道的 6 吨冷冻扇贝才刚恢复对华出口,这是核污水事件后两年多来的第一次。 可才过 12 天,19 号中方就紧急暂停进口,北海道的渔民瞬间陷入慌乱,之前垫付资金升级的设备、增加的捕捞量,全成了负担。 这还只是一个品类,要是更多领域的贸易受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旅游业的依赖同样明显。 去年中国大陆赴日游客就超过 698 万人次,消费额占比超两成,是日本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之前只要出现一点波动,日本的酒店、商场就会迎来退订潮,旅游业和零售业立马感受到压力。 这种高度依赖单一市场的模式,抗风险能力弱得惊人。 日本政府自己也清楚这点。 最新的通商白皮书显示,日本有 1406 个品类的商品,超过一半的进口额来自中国。 小到老百姓穿的衣服、用的家电,大到工业生产的原料,几乎渗透到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 这些进口链条一旦出问题,日本经济运行和民生都会受直接影响。 反观当年,日本靠掠夺能填补资源缺口,现在国际秩序早已不同,这种方式根本行不通。 所有资源都得靠正常贸易获取,而贸易的基础是稳定的关系。一旦关系紧张,依赖度越高,受到的冲击就越大。 现在再看那位日本华人的话,确实有道理。 时代早就变了,当年的掠夺老路走不通,如今的进口依赖又成了软肋。日本的经济结构就像建在流沙上的房子,表面看着光鲜,实则根基脆弱。 这种深度依赖的现状,其实也给所有国家提了醒。过度依赖单一来源,就等于把主动权交到别人手里。而对日本来说,想要保障自身稳定,更该懂得维护合作关系,而不是做些激化矛盾的举动。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