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功的新能源车都是“平替”,差异点全被找了一遍,但都不足以脱离价格内卷。那么在外面能看到的之外,有没有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呢。九号这家公司卷电动自行车赛道的故事,从平衡车、滑板车切入,一个“玩具厂”逆袭进入高度成熟、竞争固化的电动两轮车市场,并最终站稳脚跟,被称为“两轮车里的新势力”的公司。一个行业天花板不高(平衡车),渠道不强,品牌被固化的公司,却能在一个千亿规模、供给端高度分散但格局稳定的行业里,成功实现跨界重生。2017年前后,是九号的重要节点。平衡车市场见顶:是玩具,不是交通工具,低价竞争越来越激烈滑板车依赖海外:规模有限、政策波动性大,品牌固化为“潮玩”:在中国难以进入大众交通工具市场,九号积累了技术,却没有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承载。 结构性机会:2019新国标落地,大量超标车必须更换,铅酸 → 锂电的大迁徙开始市场重新洗牌,用户年轻化、消费升级需求迅速增长,小牛电动这家创业公司做出“高端可行性”样板,两轮车高端智能化有需求,而且有溢价。这就像智能手机时代冲击功能机一样:原有行业稳定,但年轻用户的需求老玩家是看不到的。九号做第一台两轮车时用的是科技公司的做法:智能化是底层差异化,自研电控系统、智能钥匙、远程OTA、实时骑行数据、全栈能耗优化算法,这些能力在(电子)汽车行业很普通,但在两轮车行业属于降维打击。二轮车的行业习惯是“续航、载重、性价比”。年轻用户第一次觉得电动自行车也能像科技产品一样,用起来还自由,中年人可以送个娃方便九号在渠道与组织方式的差异,直营体验店 + 线上直达用户,渠道效率升高,品牌调性统一,用户体验和数据打通,可以像消费电子一样做“高端感”,在高线城市率先建立品牌认知,再通过线上渠道向下渗透,获得了高端市场最关键的第一波红利。一句话,这些汽车行业也都会,就是卷二轮车这种事,没人愿意干。在行业政策洗牌的节点,用科技公司的节奏,做了一次切入。这样的机会,也是需要天时地利的,执行力非常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