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州车展的前一天,有一个广泛关注的焦点,是华为在汽车行业的新布局启幕了全新的“境”系列,而华为第一境就是启境。“境”在“界”之外,那它俩有何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这几年,华为的乾崑ADS 4、鸿蒙座舱、途灵平台等技术确实好用,由此带来了巨在的力量,让问界M9、享界S9T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华为不造车,但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次车展之前,它的边界就是五界+供应商赋能(岚图、阿维塔等)。边界之内,华为主要作为供应商出现,在一些品牌合作中,华为也可能延伸至营销销售环节,但总体来说还是华为和车企双方各出一块,双方优势互补组合起来。本来以为这就是最终格局了,没想到这次来了这么大的动作:“境”不只是一个新车型,也不只是一个新客户,而是以启境为起点,开辟全新的“境”系列合作模式。与传统的供应商模式不同,境是从根基出发,以智能为基因,从原点开始思考智能时代的车本身应该长成什么样。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再次开启了一个“智能化的新起点”。除了“根”,启境直接把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嵌入整车开发流程,这可以认为也有了华为的“神经系统”。有了根有了神经系统,这意味着,启境把造车这件从“供应关系”转变成了“体系共创”。这种体系共创试图融合双方的强处,华为方面包括乾崑ADS 4、鸿蒙座舱、途灵平台等先进技术,传统造车企业则提供成熟高效的制造体系和成熟的质量控制。也许多年之后回过头来看,汽车历史也许会这么书写:德国发明汽车、美国发明流水线、日本发明精益生产、中国开启智能化,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推动了汽车行业的车轮。境系列不只一个,为啥最先推出的是启境? 其实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启这个本身就是开启、启动、启示的含义在里面:启是方法的重启;境是边界的扩张,启境就是推出一道新的大门。如果你关注节奏,会发现启境推进得异常快。快到让行业都觉得惊讶,让大家觉得启境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这依赖于体系双方的巨大决心与执行力。而这种态度,很容易让人想到华为内部那种典型的节奏:克制的时候极克制,决断的时候极决断。某种意义上,这股任式逻辑,也在启境身上延续着。预计首款车很快会亮相。品牌第一款车喜欢打高端,可能会给上最足的配置,比如乾崑智驾ADS 4可能就会给到四激光的版本,这么一来价格就要打到35万元左右了。根据目前的信息,启境的车型在追求舒适的同时,也会注重操控。这类产品的气质,也和五界的舒适家用路线,刚好构成了天然互补。不管怎么说,本来有点乏味的2025广州车展期间,正是由于启境的到来,给大家带来了一点兴奋的感觉。行业的每一次进化,都始于有人敢迈出那道“启”,也因此世界才会多出一个新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