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长拉人头骗保,医保钱被当流水线榨干,患者竟成工具人 2016年9月,艾某忠在山西大同开办了一家医院,他担任法人代表,负责整个医院的运营管理,两年后,这家医院成为了医保定点单位,可以使用医保卡结算,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艾某忠没有专注于提供医疗服务,反而开始琢磨如何将医保资金转入自己口袋。 他让员工、亲戚还有外面的人帮忙拉病人,拉到一个就给一百到五百块,很多人根本没病也不住院,只是把医保卡借出去,医院用这些卡假装他们住院,这些人为了拿点小钱,以为占了便宜,实际上是在帮着骗国家的钱。 医院内部设置了一套虚假住院流程,病人没有实际入住,病床空置着,但体温记录、化验报告和用药清单都被制作出来,护士、检验人员和病案室员工都参与造假,整个过程像工厂流水线一样运行,每个环节按照指令执行,没有人敢不配合,因为院长说了算,大家只是分工合作。 他们把费用故意报高,不管病人有没有病,都给开一堆药和理疗项目,快到出院那两天再加几味贵的中药,拉长住院时间,这样就能把一个人的报销金额顶到医保上限,钱越多他们拿得越多,这不像是在看病,更像是在玩数字游戏。 医院采购药品实际花费七千七百元,上报医保账单时写成四十万元,这些药品根本没有交给病人使用,而是悄悄退回药房再次销售,由于采购价格低而报销额度高,中间的差价全部被私吞,这种操作长期反复进行,医院人员已经摸清了医保系统的漏洞,懂得如何绕开监管流程。 整个骗局不是院长艾某忠一个人策划的,他担任总指挥,副院长张某才等人分别负责不同环节,内科和骨科是主要实施部门,有人专门负责招揽患者,有人伪造检验数据,护理人员填写医疗记录,医保办公室提交虚假材料,财务部门收取钱款并分配利益,每个步骤都有专人把控,整个流程像公司运营一样严密,连法官都指出这不是个别人员的贪腐行为,而是有组织的系统性犯罪。 患者们往往认为医保资金来自国家,自己获取些好处费没什么问题,但他们不清楚医保账户被滥用后,真正需要治疗的人可能面临报销额度不足的情况,这种看似精明的小举动实际上帮助骗子稀释了公共医疗资源,这件事确实有些讽刺,原本作为受害者的人们反而成了骗局的帮凶。 医保系统本身也存在问题,它主要依靠医院上传数据,没有检查药房库存和物流记录,也没有核实病人是否真的住院,虚假住院加上虚高药品的情况出现时,系统一直没有发出警报,这表明监管过于被动,总是在问题发生后才采取行动,这并非技术上的缺陷,而是机制设计上存在的漏洞。 全国类似的案件有很多,但这个案子特别典型,涉案金额达到九百七十多万,组织严密、手段成熟,连最高人民法院都把它作为典型案例,这个案子暴露了医保支付环节的薄弱之处——过于相信医院提供的材料,缺乏交叉验证,这种模式如果一直不变,以后还会有人照着做。 艾某忠最终被判了十三年半,还罚了五十万,其他人也被判了四年到十一年不等,法院这么判是因为这不是小事,而是把医保当成了提款机,普通人可能觉得这事和自己没关系,其实每个人都在医保系统里,你刷的每一笔钱,背后都可能有人在算计。 这种案子最可怕的地方在于骗走多少钱,而是慢慢破坏医疗体系的信任基础,医生本来应该救人,现在却有人把它变成赚钱的生意,患者本来可以安心看病,结果被当作利用的工具,医保原本用来保障大家的生活,却被当成随意取钱的机器,这不是某个坏人出了问题,是整个系统链条都出了毛病。
一场手术花了60多万!怎么会这么贵?西安交大一附属医院被患者家属举报,西安医保局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