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退役中将帅化民说:我们现在不需要和日本吵来吵去,有一种军事行动叫试探性进攻。我们可以海警船登上钓鱼岛,让海警把岛上日本修建的灯塔拆了,然后宣示主权。你不是说台湾有事就是你日本有事吗?我现在先让你日本有事,看你怎么办? 钓鱼岛,这个小岛不大,但搅动的风浪可一点不小。几十年来,中日之间围绕这块地方的争议从没断过。以前,大家还算克制,最多就是互相派船海上“巡一圈”,喊两句口号。 但这几年,形势变了。日本政府那边的“强硬派”越来越多,台湾一些人士也不再“和稀泥”,开始鼓吹“要有行动”。 帅化民这番话,表面上是台湾内部的声音,实际上,背后映射的是整个东亚格局的变化。你日本不是一天到晚喊“台湾有事就是你日本有事”吗? 那我就让你提前体验一下“有事”是什么感觉。先让台湾海警登岛,把你日本修的灯塔拆了,现场宣示主权。简单直接,谁也装不了糊涂。 近期中日双方在涉台问题上,已经是隔空喊话喊得不亦乐乎。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一上台就放狠话,明摆着要“护台”,甚至暗示如果台湾地区有动静,日本就要跟着起哄。 这时候,帅化民这招“试探性进攻”,其实就是想试试日本的底线到底在哪儿。毕竟,光靠嘴皮子吵,永远看不出对方的真态度。 你敢不敢真上岛?你敢不敢真拆灯塔?拆了以后,日本是继续叫嚣,还是干脆拉美国下场?这一系列动作,都是“试水温”,也是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 有人说,钓鱼岛上那座日本人修的灯塔,就是个“摆设”,拆了也没啥大不了。可在国际博弈里,很多时候就是这种“摆设”决定了谁更有底气。 灯塔在岛上,等于是日本在明晃晃宣示“这是我的地盘”;如果台方海警把灯塔拆了,再插上一面旗,现场拍个视频发出去,那就是另一番风景。 你说日本敢不敢再修?敢不敢派人上岛?每一步都像下棋,走得好,就是“赢麻了”;走不好,说不定就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帅化民这一手,说白了,就是想让日本“自己尝尝被搅局的滋味”。其实,日本最近几年打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旗号,表面上是支持台湾,实际上更多是想给自己找存在感。 毕竟,东亚局势这几年变化太快,日本想插一脚又怕被卷进来,干脆嘴上先喊个响亮。但喊归喊,真要动静起来,日本心里其实也没底。 帅化民这招“先发制人”,直接打乱了日本的节奏:你不是嘴上说台湾有事就是你有事吗?那我现在就让你有点“事”,看你到底敢不敢玩真的。 帅化民提到的“试探性进攻”,其实是典型的“点火但不爆炸”。不是直接大打出手,也不是走极端,就是“上岛拆设施”,让对方被动应对。 这种做法在国际政治里并不少见,既能表态,又不至于一上来就把事儿闹大。如果真有一天台湾海警船登岛,把灯塔拆了,你说日本会不会真动武?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可以肯定,日本绝对没那么轻松。一方面,日本国内其实很清楚,钓鱼岛问题如果闹大,等于点燃整个东亚的火药桶,后果难以收拾。 另一方面,日本又不敢在美国面前丢脸。要是被拆了灯塔,啥都不敢做,面子上挂不住;要是强硬应对,又怕把美国拖下水,惹出更大麻烦。 所以说,帅化民这招,等于把球踢给了日本,让他们左右为难。应对得好,或许还能糊弄过去;应对不好,反倒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帅化民的这番话,其实也给咱中国提了个醒。现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很多时候,嘴上说得再响,不如实际行动来得实在。 尤其是在涉及主权和领土的问题上,谁敢“实打实”地下场,谁就能抢占主动。当然,咱中国做事一向讲分寸,不会轻易被人带节奏。 但帅化民这种“用行动试探底线”的思路,确实值得关注。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能掌控话语权、主动权,谁就能把局势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推。 其实,钓鱼岛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场“谁更能稳住阵脚”的心理博弈。日本那边高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想把自己捆在美国战车上,顺便给咱中国添堵。 台湾这头,部分人士希望用行动争取主动,不再做“看客”。可历史早就证明,谁能把控节奏,谁就能把被动变主动。 帅化民的建议虽然有争议,但起码让大家想了一下:如果光靠嘴上喊,永远没有结果;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让对方真正重视你的态度和底线。 说到底,钓鱼岛问题、台海局势,背后考验的不是谁嘴皮子更溜,而是谁能在关键时刻拿出“既硬又巧”的办法。 帅化民的“试探性进攻”方案,说得直白点,就是“试探你的胆量,亮亮我的底线”。但这事儿也提醒咱中国:无论是嘴上还是行动上,始终要把握好分寸。 毕竟,东亚这个大棋盘,风浪一波接一波,谁稳、谁狠、谁能忍,最后才有资格笑到最后。未来会怎样?没人能百分百预测。 但可以肯定,只要实力在手,底气十足,咱中国就永远不怕挑战。钓鱼岛这盘棋,谁想“碰瓷”,谁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