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到了小鹏前感知负责人王弢(tao),后面创业了机器人公司。今天分享了一些理解:王弢之前base北美,领导北美视觉感知团队,博士跟随吴恩达,在小鹏和吴新宙间接汇报,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做智能驾驶。后面小鹏开始做机器人,王弢被调任,开始组建团队做小鹏的机器人。后面 2024 年年初离职,今年创业做了机器人公司。今天王弢聊了几个点:他最早对机器人的预判是机器人能做四件事,交互、智能导航、移动和操作。前三个在当前的技术边界下是可以做出来东西的,操作上至少到今天为止还是不太成熟。VLA有很大进展,但是数据上和GPT要差3-5个数量级,我们更想等一等。所以基于交互、导航和移动能做什么?最后选择了to c,选择了陪伴式机器人。它有情绪价值,但也要有一定的功能性,比如主打户外,比如负重,比如陪宠物、小孩或者康复作用。情绪价值不是简单卖萌撒娇,肯定不够。但它也不是扫地机器人、割草机这种机械化机器人,短期看陪伴式机器人更有价值。如果一个产业不太明确时,产业会更容易走向垂直整合,比如早期汽车行业也是。但走向确定后,为了成本等,可能会分布出来。但今天还有一个特别的看法,机器人后面不会走向汽车行业一样,有算法、有硬件等多元化的公司,可能大家都是主机厂偏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