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急了,连出两招对中国施压,逼10天内敲定稀土协议 11月16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说,希望能在感恩节(11月27号)之前,和中国敲定关于稀土供应的最终协议。 有意思的是,他一边说相信中方会履行10月底釜山会晤时达成的初步约定,一边又放出狠话,说要是中国反悔,美国有的是“不同层级”的报复手段。 同一天,总统特朗普也发出表态,称支持参议院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法案,拟对购买俄罗斯能源却不支持乌克兰的国家,征最高500%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必须在感恩节前恢复稀土供应,否则将面临报复措施。 话音刚落,中国连续抛售上百亿美元美国国债作为回应。 这场看似关于矿产资源的博弈,背后却是两国经济命脉的较量。 贝森特的喊话带着明显的时间紧迫感。 他公开要求中国在11月27日感恩节前签署协议,将稀土供应恢复至今年4月4日前的“自由流通状态”。 他甚至威胁说,如果中方“变卦”,美国将采取包括加征高额关税在内的多种报复手段。 这种设定最后期限的做法,与美国政府此前宣称“稀土争端已解决”的乐观表态形成了鲜明反差。 面对美方无理的施压与威胁,中国有的是底气和能力应对一切挑战,坚定捍卫自身的权益。 美国军方,国务院,白宫,特朗普在中日外交风波中一直保持沉默,是在等稀土协议最后签署吗?会不会协议一签,他们就为所欲为?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