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女篮国家队选人,只用一个公式就能搞定,你信吗? 有人给出一个看似简单又“霸道”的答案:5+5+2。什么意思?直接从联赛冠军队、亚军队、季军队里抽人:冠军队5人,亚军队5人,季军队2人,凑齐12人国家队。听上去像玩游戏选阵容,却点中了一个核心逻辑:用成熟体系,替代大规模试错。 这种思路的表层优势很直观。联赛前三名,本身就是长期磨合的最佳战术样本。广东、四川、江苏的骨干球员,彼此熟悉节奏,战术理解统一,就像把三支运转顺畅的高铁车组,直接拼成一条干线,速度和效率都有保障。这样组出的阵容,被寄望能稳拿亚洲杯,守住世界杯前二,还要冲击奥运领奖台。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只盯荣誉,是不是会忽略那些在中下游球队里撑起全队的关键球员?“只认成绩”的标准,看似客观,其实像按城市GDP选人才:一线城市确实集中精英,可有些独特能力,恰恰藏在角落。如果完全照搬5+5+2,遇到伤病、位置重叠、战术单一时,怎么办?谁来补位?谁来变招? 真正可行的路径,或许是“以5+5+2为骨架,不当铁律”。先用前三名球队构成战术底座,再预留少量机动名额,用于补充特殊能力和未来潜力。选人时,不只看球队名次,更看角色价值和适配度。你不妨也想一想:如果让你删掉这套方案里的两个人,换上两名风格完全不同的球员,你会选谁,为什么
以女篮为例,山东在国家队多达5人,但没有一人代表山东队参加全运会。国家应该出台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