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2025人工智能世界之旅国际会议上宣布,俄罗斯必须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全套自主技术和产品,称这关系到国家主权和技术主权,不能继续依赖外国系统。 普京还当场提出两项硬任务,一是新建38座核电站给AI算力充电,让乌拉尔到远东的数据中心不停机。二是成立国家级AI指挥部,把科研、企业、政府拉到一条船上,到2030年让人工智能为GDP贡献11万亿卢布。 这可不是普京随口画饼,背后藏着俄罗斯被西方卡脖子的血泪教训。俄乌冲突后,美国联合盟友对俄实施科技封锁,GPU等AI核心硬件断供,谷歌、苹果纷纷撤场,差点让俄AI产业断了生路。 38座核电机组的规划看着疯狂,实则精准戳中算力痛点。俄2023年核电占比18.4%,新建机组总装机容量将与现有相当,刚好匹配数据中心全天候运转的能耗需求。 国家级AI指挥部更是破局关键。俄储蓄银行牵头的“国家队”已见成效,今年11月发布的国产AI人形机器人Aidol,国产化率达77%,计划年底前提升至93%。 11万亿卢布的GDP目标并非天方夜谭。2025年俄AI市场规模同比2023年暴涨89%,预计达1万亿卢布,企业级解决方案占比已超五成。 但现实的硬骨头也摆在面前。俄刚研制出350nm光刻机,正攻关130nm,6nm工艺的贝加尔-S2处理器预计今年面世,高端算力硬件自主仍需时间。 好在俄罗斯没打算单打独斗。已加入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合作网络,联动9个成员及伙伴国,还在和中国深化开源大模型合作,借外力补短板。 人才培养也被提上急日程。俄计划2030年让80%劳动者掌握AI技能,2023年这一比例仅5%,各大高校已开始批量培养AI专业人才为产业造血。 俄AI计算能力已跻身全球前十,经济优先领域渗透率达31.5%,这场自主战本质是科技主权保卫战。西方制裁没打垮俄,反而倒逼其破釜沉舟。 科技竞争从来都是持久战,普京的布局既着眼当下突围,更瞄准未来十年全球话语权。俄罗斯的AI突围,注定会给全球科技格局带来新变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俄罗斯总统普京 俄罗斯ai 人工智能公约 核人工智能战争 AI莫斯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