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8200万美元对日军售!日本获“风暴破坏者”智能炸弹 美日军事合作悄然

桐墨 2025-11-21 18:08:35

美国宣布8200万美元对日军售!日本获“风暴破坏者”智能炸弹 美日军事合作悄然升级,一笔军火交易背后,是两国军事一体化的加速推进。 美国政府11月20日宣布,已批准向日本出售总额达8200万美元的精确制导武器,包括先进的GBU-53/B“风暴破坏者”滑翔炸弹及相关套件。 这批军火将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35隐形战斗机和F-15J改进型战斗机,旨在增强日本的“防区外打击”能力。 --- 01 交易明细:精准投放的致命武器 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最新公布的交易明细显示,这笔对日军售包含了多种精确制导武器系统。 日本获得的GBU-53/B炸弹是美军第二代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由于其先进性能,被称为 “风暴破坏者”。 此次军售还包括120枚GBU-39小直径炸弹、28枚GBU-53/B炸弹以及多种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尾翼套件。 这些尾翼套件能将普通炸弹转化为精确制导武器,大幅提高打击精度。 02 “风暴破坏者”:智能炸弹的技术革新 GBU-53/B“风暴破坏者”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这款智能炸弹代表了精确制导武器技术的最新进展。 弹体设计上,GBU-53/B弹径仅0.145米,弹长1.8米,采用折叠弹翼,总重量94.7千克。 小巧的体型使得一架F-15E战斗机可携带20枚该型炸弹,而F-35等五代机也可将其装入隐形弹舱内。 GBU-53/B最大的亮点在于其“三模”导引头,它综合了GPS制导、红外热成像和激光制导三种方式。 这种复合制导系统能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实时切换制导模式。 03 作战优势:全天候精准猎杀 GBU-53/B的三种制导模式使其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战场适应能力。 在雾、烟、雨等复杂气象条件下,它可使用GPS制导;在暗夜或光线不足环境中,则启动红外成像制导;对付地面大型固定目标时,又可采用激光制导。 这种灵活的制导方式大大增强了抗干扰能力,提高了打击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GBU-53/B还具备一定的“协同作战”能力,这得益于其独特的双数据链设计。 04 战略意图:美日军事一体化加速 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声称,这笔军售将“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目标和国家安全目标”,并提升日本应对当前和未来威胁的能力。 美方明确表示,这批精确制导武器将为日本提供“防区外打击能力”,即战机能从敌方防御范围外发动攻击。 这一能力对于现代战场至关重要,它使得日本航空自卫队能在相对安全的距离外,对敌方关键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 DSCA同时宣称该交易 “不会改变地区基本军事平衡” 。 05 连锁反应:日本突破武器出口限制 几乎在同一时间,日本政府完成了二战后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的行动。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11月20日证实,日本已向美国出口日本航空自卫队持有的“爱国者”拦截导弹。 这一举动是基于日本政府2023年12月修改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和运用指南,该修改打破了日本战后数十年的武器出口禁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曾表示,由于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日本的军事安全动向一直备受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06 地区平衡:军售背后的战略博弈 美日军售合作并非单向,而是双向互动。日本向美国返销“爱国者”导弹,同时从美国获得先进打击武器。 军事专家魏东旭分析认为,日本通过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三菱公司等日本企业赚取军火利润,进一步打开国际防务市场的大门;二是变相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施加更大军事压力。 中国军事专家张学峰指出,日本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基本上不允许武器出口,而新规则则是基本认可武器出口。 这一转变“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将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 随着F-35战斗机搭载“风暴破坏者”智能炸弹,未来的战场格局正在重塑。日本航空自卫队将具备在更远距离上精确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包括在海上移动的舰船。 这笔8200万美元的军售交易,折射出亚太地区军事平衡的微妙变化。各国正加紧获取先进武器,以应对不确定的安全挑战,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已悄然开启。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桐墨

桐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