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拒了!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奥委会紧跟西方玩双标,终于把自己从香饽饽玩成了烫山芋,奥运会以前之所以牛逼,就是它政治不粘锅的全球化商业利益定位,所以即使成本巨高也打破头的争。 国际奥委会这几年跟着西方玩双标,算是把一手好牌彻底打烂了,曾经的奥运会是各国打破头都想抢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了没人敢接的烫山芋。 2022 年冬奥会申办的时候,全世界就剩 2 个城市愿意接手,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更离谱的是 2024 年奥运会,一开始有汉堡、罗马、布达佩斯、波士顿这些城市报名,结果呢? 德国汉堡搞公投,超过半数人反对申办,直接退出;意大利罗马因为政府没钱、民众不支持,也打了退堂鼓。 布达佩斯和波士顿也跟着跑路,最后就剩下巴黎和洛杉矶,国际奥委会没办法,只能破天荒地一次定了两届奥运会的举办地,让巴黎办 2024 年、洛杉矶办 2028 年,生怕再没人接盘。 到了 2032 年奥运会,干脆连竞争都没有了,国际奥委会直接指定了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为啥?还不是因为没人愿意申办,只能主动 “分配” 任务。 想想当年 11 个城市抢办的盛况,再看看现在这种 “没人要” 的窘境,真是让人唏嘘,这哪儿是曾经的顶级盛会该有的待遇?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国际奥委会丢了 “政治不粘锅” 的根本,跟着西方玩起了臭名昭著的双重标准! 以前喊的 “体育无关政治”“无歧视原则”,现在全成了骗人的空话,规则想怎么变就怎么变,完全看西方国家的脸色行事。 就说 2025 年 10 月的印尼事件,印尼因为支持巴勒斯坦,拒绝给以色列体操运动员发签证,国际奥委会立马翻脸,不仅封杀了印尼申办 2036 年奥运会的资格,还宣布未来十年不让印尼办任何大型国际赛事,直接让印尼变成了 “体育孤岛”,经济损失超过 10 亿美元。 可国际奥委会忘了,2019 年马来西亚也拒绝给以色列运动员发签证,当时他们只敢口头警告,连个实质性处罚都没有。 更别说 1980 年美国带头抵制莫斯科奥运会,65 个国家缺席,1984 年苏联又抵制洛杉矶奥运会,14 个国家不参加,这两次都是大国搞政治抵制,国际奥委会却屁都不敢放一个,眼睁睁看着奥运会被政治操弄。 同样是拒绝运动员入境,同样是政治因素干预,对小国就往死里罚,对大国就装哑巴,这双标玩得也太明显了,谁看了不寒心? 还有俄罗斯运动员的遭遇,更是把双标的嘴脸暴露得明明白白。因为俄乌冲突,国际奥委会不让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以国家名义参赛。 美其名曰 “国家行为不牵连运动员”,可转头就允许以色列运动员正常升国旗、奏国歌,难道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就不算 “国家行为”? 更讽刺的是,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之前还判过欧洲乒联禁止俄白选手参赛是歧视,结果国际奥委会自己却干着同样的事,这不就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这种选择性执法,让全世界都看清楚了,奥委会的 “中立” 就是个笑话,他们只认西方的利益,只跟着西方的节奏走,根本不管其他国家的感受。 更让人头疼的是,现在办奥运会不仅赚不到钱,还大概率要亏得底朝天,再加上奥委会的双标,谁还敢接这个烫山芋? 1976 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就是个惨痛的教训,原本预算才 1.25 亿美元,最后花了 15 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 60 多亿美元,加拿大政府还了 30 年才还清债务,堪称 “财政灾难”。 2016 年里约奥运会更离谱,预算从 46 亿美元涨到 131 亿美元,政府花 3 亿美元修了堵 “奥运墙” 专门遮挡贫民窟,最后亏了 141 亿人民币,治安还搞得一团糟,民众支持率低到 63%。 2021 年东京奥运会更惨,亏损高达 428 亿人民币,原本预算 73 亿美元,最后花了 200 亿美元,疫情期间没观众,票房收入几乎为零,民众支持率跌到 28%,办得里外不是人。 以前大家愿意承担高成本,是因为奥运会中立公平,能带来长远利益,现在呢? 不仅要冒着亏几十上百亿的风险,还得看奥委会的脸色,忍受他们的双标,稍有不从就可能被封杀,换谁谁愿意干? 奥运会的核心价值本来就是团结、公平、无歧视,失去了政治中立,它就不再是全世界的盛会,而是少数国家的政治玩具。 如果国际奥委会还不醒悟,继续抱着双标不放,不把 “政治不粘锅” 的招牌捡回来,再过几年,可能真的没人愿意办奥运会了,到时候这个传承了一百多年的体育盛事,恐怕就要毁在他们手里。 说句实在话,不是大家不爱奥运会了,是我们爱的是那个公平公正、不分国界的奥运会,而不是现在这个充满政治偏见、只会双标的烫山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