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日本突然宣布了 11月21日消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事务所副所长森

阿伟爱瞎说世界 2025-11-22 22:10:48

快报!快报 日本突然宣布了 11月21日消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事务所副所长森永正裕称:"日本企业现在最担心的是高市早苗的执政能力究竟如何 限制稀土出口或者强化贸易管理措施,对日反制措施进一步向通商贸易领域扩大。" 这话听着委婉,实则直指要害:一边在政治上频频挑衅中国,一边又严重依赖中国的战略资源,这种“嘴硬身软”的矛盾,正在让日本产业界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 问题出在哪?就出在“稀土”这两个字上。日本82%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而用于制造高性能电机和芯片的重稀土,依赖度几乎达到100%。 新能源车、机器人、半导体、精密仪器……这些日本引以为傲的高端制造业,全离不开它。可偏偏,中方已于10月正式实施稀土相关技术出口管制,精准卡住了产业链的咽喉。 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实早已敲响警钟。 铃木汽车去年就因磁材供应紧张,被迫暂停部分混动车型生产; 丰田内部报告显示,当前稀土库存仅能维持三个月正常运转,一旦断供,多条产线将直接“熄火”; 更尴尬的是,日本曾花十五年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结果海底稀土开采项目成本竟是陆地的200倍,技术还不成熟,根本无法商业化——等于白忙一场。 网友“科技产业链观察”一针见血:“你可以不尊重别人,但不能不尊重物理规律和产业现实。”确实,全球70%以上的稀土冶炼产能在中国,不仅因为资源丰富,更因完整的提纯、分离、加工体系难以复制。想绕开中国?短期看是幻想,长期看代价巨大。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经贸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一边把中国视为“战略挑战”,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煽风点火;一边又指望中国市场照常供货、技术照常输出,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注定行不通。主动权从来不在喊话最响的一方,而在掌握核心资源与技术的一方。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稀土管制并非针对特定国家,而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真正的出路,是日方摆正态度,回到以诚相待、平等互利的轨道上来。 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真正“脱钩”。与其幻想替代方案,不如珍惜现有合作基础,共同维护区域产业链稳定。毕竟,合作共赢,才是长远之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阿伟爱瞎说世界

阿伟爱瞎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