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恨的是中国?错了!很多人以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就是全力打压中国。真相

诸葛利剑 2025-11-23 00:30:17

特朗普最恨的是中国?错了!很多人以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就是全力打压中国。真相是,他11月11日亲口戳破:他最鄙视的是那些“根本算不上朋友”的北约盟友!他声称“与中国关系良好”,恰恰是因为他知道真的闹翻了,难受的是他自己! 特朗普对北约盟友不满由来已久。早在2014年北约约定成员到2024年军费达GDP2%,但很多国家没做到。美国军费超3%,他觉得不公。2018年布鲁塞尔峰会上,他公开要求盟友升到3%或4%,威胁退出北约。2024年11月11日,他明确说美国不再单独援乌克兰,让北约买单。这反映他对盟友的鄙视,认为他们搭便车。俄乌冲突后,欧洲国家才勉强增费,但仍不足。他在集会上说,不付钱的盟友不保护。2025年第二任期,他推5%目标,北约在海牙峰会上同意到2035年达标。西班牙等国被他点名批评。这政策让欧洲紧张,但也逼他们多出钱。他的态度直白,盟友在他眼里就是负担,不值美国单扛。 特朗普对北约的压力没停过。第一任期他就吐槽欧洲富裕却军费打折。德国被他多次点名,说他们依赖美国还买俄罗斯天然气。2024年竞选时,他说会鼓励俄罗斯对欠费盟友动手。这话震动北约,新秘书长吕特提醒退出风险,但他不理。2025年就职后,他继续施压,6月海牙峰会北约同意5%目标。专家说这标志联盟转折,回应俄罗斯威胁。但风险大,成员经济压力增。特朗普的逻辑简单:美国出大头不划算。盟友如西班牙被他威胁加关税,逼增费。这显示他把北约当生意,不讲情谊,只看回报。欧洲国家回应不一,有的达标,有的拖延。他的做法虽粗,但有效果。 相比北约,特朗普对中国态度务实。他在访谈中说与中国保持好关系符合美国利益,能谈协议。背后是经济绑定。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265亿美元,中国是最大来源。2024年货物贸易逆差增到约279亿美元,但服务顺差继续。美企在华销售额高,2022年超4900亿美元。2024年逆差扩大,进口从中国升2.7%,出口降2.9%。特朗普威胁加10%关税,但留谈判空间。2025年他与中国谈贸易休战,结束长期逆差争端。这不像对北约的强硬,他知道翻脸美国农民和企业遭殃。中国游客和留学生给美国带收入,知识产权费也多。他的商人眼界看清互利,不想两败俱伤。 特朗普对中国政策总留余地。第一任期他加关税,但签第一阶段协议。2024年11月他肯定与中国关系好,因为闹翻美国痛。2025年第二任期,他推脱钩,但重点在电子和制药等领域,不全切断。贸易数据秀美国从中国获益多,服务顺差稳。2024年10月顺差24.76亿美元,全年逆差大但顺差来源中国最大。他威胁加关税对付芬太尼,但也谈气候合作。中国在2025年气候会上填补美国空缺,但他不完全退出。政策显示他算账细,不像对北约动辄威胁退出。他的态度对比鲜明:北约是累赘,中国是伙伴,能带利益。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核心是利益。他不管盟友还是对手,只看给美国多少好处。对北约,他觉得付出多回报少,所以逼增费。2025年5%目标就是例子,北约同意后他叫“大胜”。对中国,他知道贸易深度,2024年逆差虽大,但顺差也稳。政策不往死里打,留合作门。2025年他调整美军,从欧洲转印太,对应中国挑战。但不全对抗,签贸易协议。这逻辑贯穿他的决策,不被意识形态绑。盟友如不付钱,就被嫌弃;中国带利益,就不彻底对立。他的做法接地气,像商人谈生意,不玩虚的。 特朗普第二任期政策延续首任风格。2025年1月就职后,他减乌克兰单独援,转北约集体担。援助武器给乌克兰,但强调欧洲多出。北约增费到5%,成员如德国和法国调整预算。专家说这重组联盟,但风险孤立美国。2025年7月他宣布,不达5%就减承诺。联合国和北约资金,美国份额削减,强调互惠。中国方面,他维持关税但扩服务出口。2025年上半年签协议,稳美企在华业务。贸易逆差虽存,但顺差增长。他的团队分析数据,确保美国占便宜。政策让盟友紧张,中美摩擦在但不升级。

0 阅读:98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