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全运会,最闪亮的明星是樊振东、王曼昱。最大的赢家是陈梦。 他们都是饭圈的受害者,承受了太多网暴和不公。好在天道酬勤,樊振东王者归来、王曼昱破茧成蝶,他们都拿到了弥足珍贵的全运会乒乓球男女单打冠军。 谁能想到,站在领奖台上光芒万丈的他们,背后藏着多少深夜里的委屈和咬牙坚持?樊振东东京奥运会后一度陷入低谷,团体赛的争议球被饭圈粉丝无限放大,恶意剪辑的“失误合集”在网上疯传,有人骂他“关键时刻掉链子”“占着茅坑不拉屎”,甚至跑到他的社交账号下刷“退役吧”。可没人知道,那段时间他把自己关在训练馆里,每天加练3小时发球和中远台对拉,球鞋磨破了两双,球拍胶皮换了三次,连教练都劝他歇一歇,他却说“别人越质疑,我越要打回来”。 王曼昱的遭遇更让人心疼。作为女乒新生代的佼佼者,她不仅要和队友竞争,还要应对饭圈的恶意攻击。有人因为喜欢其他选手,就造谣她“耍大牌”“排挤队友”,甚至P出恶意丑化的图片传播,连她的家人都受到牵连。全运会前,她的膝盖旧伤复发,训练时每跑一步都钻心疼,可看到网上的流言蜚语,她没哭没辩解,只是默默在训练后加了冰敷和康复训练,把所有情绪都化作了球桌上的爆发力。决赛对阵强敌时,她的膝盖还缠着厚厚的护具,可每一个扑正手、每一次反手暴冲都拼尽全力,那不是蛮劲,是被网暴逼出来的韧性。 陈梦被说“最大的赢家”,不是没有道理。30岁的她,早被饭圈贴上了“年龄大”“反应慢”的标签,东京奥运会夺冠后,甚至有人酸她“运气好”“最后捞了个冠军就该退役”。可全运会上,她用实打实的表现打了所有人的脸——女团比赛中作为核心,她顶住压力拿下关键分,带领山东队夺冠;混双赛场上和搭档默契配合,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四强。她没有被年龄焦虑和网暴击垮,反而把岁月沉淀成了赛场上的稳定,有人问她怎么应对流言,她笑着说“打球的人,眼睛要盯着球台,不是盯着手机屏幕”。 饭圈的网暴有多可怕?它能把运动员的努力一笔勾销,把竞技体育的偶然失误变成人身攻击,把正常的队内竞争扭曲成“宫斗戏码”。这些运动员从小远离家人,把青春献给了球台,受伤、失利本就是职业生涯的常态,可他们还要额外承受来自陌生人的恶意。更讽刺的是,那些骂得最凶的人,往往连一场完整的乒乓球比赛都看不懂,只凭着饭圈的“阵营对立”就随意攻击。 樊振东的王者归来,不是靠运气逆转,是无数个清晨的晨跑、无数个深夜的加练堆出来的;王曼昱的破茧成蝶,不是靠天赋爆发,是带着伤痛一次次调整战术、打磨细节拼出来的;陈梦的稳扎稳打,不是靠“躺赢”,是30岁依然保持高强度训练、不向年龄和流言低头熬出来的。他们用冠军证明,运动员的价值从来不是饭圈粉丝嘴里的“标签”,而是赛场上的每一分拼搏、每一次坚持。 竞技体育本该纯粹,输赢都是常态,可饭圈的戾气正在污染这片净土。那些躲在屏幕后的键盘侠,忘了运动员是为国争光的英雄,不是他们发泄情绪的工具。樊振东、王曼昱、陈梦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偶像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神”,而是在困境中不低头、在流言中不退缩的“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