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岳谦被辞退后,一脸愁苦,辞职后也有一段时间,他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压力也挺多大的。如今,福建农林大学重新聘请他当老师,他不用再为生计发愁,能重回福州教书,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谁能懂他那段日子的难?被辞退从不是能力不够,是太敢说真话、太认死理——在台湾做时政评论那几年,他从不在“两岸议题”上含糊,节目里撞见绿营嘉宾抹黑大陆、鼓吹“台独”,哪怕镜头对着脸,也敢当场拿数据怼回去,直言“两岸同属一中是刻在历史里的铁律,台独就是把台湾往火坑里推”。绿营早看他不顺眼,先是暗地里施压节目组,把他主持的栏目调去凌晨冷门时段,又唆使水军在他社交账号下泼脏水,说他“拿外部好处”“背叛本土”,到最后干脆逼着平台解约,连他深耕十年的评论赛道都给堵死了。 失业后的日子,比他预想的还煎熬。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家人要照料,之前靠主持、评论赚的积蓄,撑了不到三个月就见了底,每天盯着招聘信息到深夜,简历投出去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因为“立场问题”被婉拒,连些普通的时政撰稿工作都找不到。更憋屈的是,绿营还没放过他,时不时有匿名账号发恶意私信威胁,身边有些怕惹麻烦的旧识也渐渐疏远,他偶尔在社交平台发些理性的两岸观点,底下满是绿营支持者的恶评,那种坚守正义却孤立无援的委屈,全写在他愁苦的神情里,看了让人心疼。 身边朋友都劝他“软一点,少提两岸话题,先找份工作糊口”,可他偏不松口,私下里跟朋友说“立场这东西不能丢,我要是退了,不就遂了那些人的意?”这份硬气里藏着执拗,也藏着对家国的真心,可现实的压力不会因为硬气就减轻,那段时间他瘦了不少,头发也添了些白,连出门买东西都忍不住精打细算,生怕多花一分钱。网友看他近况唏嘘,纷纷在评论区为他抱不平,有人说“敢说真话的人不该落这地步”,有人盼着有平台能给他机会,可在台湾的舆论环境里,这样的盼头显得格外渺茫。 没曾想,福州那边递来了橄榄枝——福建农林大学主动联系他,聘他担任讲师,不仅能发挥他深耕多年的时政研究专长,还能让他重回熟悉的讲台。消息传来时,他愣了好久,后来在社交平台晒出聘书,字里行间满是释然,那句“重回故土,不负初心”,藏着太多委屈后的感动。对他来说,这份工作从来不止是解决生计那么简单:福州本就有他的故土情结,早年求学时曾在这边待过,如今能回来教书育人,给年轻学子讲清两岸发展脉络、传递正确的家国认知,比在台湾跟绿营掰扯更有意义;更重要的是,祖国的接纳让他明白,坚守一个中国的底线从不会被辜负,哪怕在台湾受了打压,祖国永远是同胞的后盾。 绿营本想靠辞退、打压堵他的嘴,没成想反倒帮他找到了更合适的舞台。之前在台湾,他的声音总被恶意压制,如今在校园里,他能从容分享观点,用理性的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年轻人看清两岸关系的本质;那些被绿营夺走的发声机会,祖国用更厚重的方式还给了他,这份雪中送炭,既是对他个人坚守的认可,更是对所有心向祖国、坚守正义同胞的态度——只要心向家国,就永远不会走投无路。 网友得知消息后,满屏都是祝福,有人说“这才是正义该有的归宿”,有人盼着他的课能对外开放,想听听他的见解。其实赖岳谦的遭遇,从来不是个例,绿营这些年总靠打压异己掩盖真相,可越打压越说明,坚守一个中国、盼两岸和平是民心所向,不是靠势力就能扭转的。如今他在福州站稳脚跟,不用再为生计发愁,能安心深耕讲台,这份转变,既是他个人的幸运,更藏着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情谊,也让更多人看情:心向祖国,从来都有底气,正义与坚守,终会迎来回响。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