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跑赢国家队、打破亚洲纪录,可一半人连她名字都念不对?这事儿真给家长提了个醒:别用你的“文化执念”,给孩子的人生添堵! 我家老二出生时,我爸翻遍字典非要取名“彧”,说寓意文采斐然,我直接怼回去:“名字是用来叫的,不是用来装深沉的!” 想想孩子上学被老师点名卡壳,同学喊不出名字不敢交朋友,办证件系统打不出字耽误事,这哪是独特,分明是自带“社交障碍”。 名字是孩子递给世界的第一张名片,再冷门的《诗经》典故、再晦涩的楚辞用字,都比不上“被轻松叫对”的安全感。后来我们改叫“悦”,简单好记,家长会老师第一个叫对,孩子回来得意了一整晚。真正的爱不是强加自己的审美,而是让孩子在成长路上少点尴尬、多点顺畅。 别再迷信“生僻字显高级”了,好名字的核心是适配生活,不是满足家长的虚荣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