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校儿子回家,妈妈拿出包里脏衣服,竟然发现了一条不属于儿子码数的内裤,很明显是别

寻觅山城 2025-11-23 20:02:53

住校儿子回家,妈妈拿出包里脏衣服,竟然发现了一条不属于儿子码数的内裤,很明显是别人的内裤!妈妈感到震惊:穿错校服甚至袜子,我都还能接受,穿别人的内裤,还是有些令人震惊。妈妈赶紧询问原因,儿子却说自己没注意,甚至觉得有点无所谓:“大家住在一起,总是会拿错衣服的,上回我内裤也被别人穿走了。” 要知道,儿子才上初一,住校才俩月。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 其实妈妈一直挺省心的。刚入学那阵,儿子还跟她显摆:“妈,宿舍有俩同学不会洗衣服,我教他们深色浅色要分开,袜子和内裤不能混洗,不然会串色。”妈妈当时还跟街坊夸儿子懂事,自理能力强。 可这次的事情,让她忽然明白:儿子的“自理”,就停在“会洗”的层面,压根没琢磨过“得把自己的东西跟别人的分清”——这压根不是会不会的问题,是压根没这根弦。 有网友说:“我家小子的校服外套,穿了半学期才发现,袖口绣的名字不是他的” “崩溃的不是拿错,是孩子那‘无所谓’的劲儿!青春期了啊,贴身的东西能随便混穿吗?” 其实这压根不是“自理能力差”——男孩会洗衣服、会分类,已经算不错了,真正缺的是“集体生活的边界感”。很多家长都犯了个错:只教孩子“要自己洗衣服、叠被子”,却没跟孩子说“哪些东西是私有的,碰别人的得打招呼,自己的得看好”。 青春期的男生不是“粗枝大叶”,是他们的世界里,“哥们儿情谊”盖过了“隐私意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推一把,帮他们把这根弦绷紧。 说到底,妈妈的“崩溃”,是所有住校生家长的真实写照——我们总盯着孩子“吃不吃得饱、暖不暖和”,却忘了住校最该学的,不只是“自己照顾自己”,更是“在人群里守住分寸”。 住校不是“把孩子丢进集体就完事”,而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步:学会分清楚“你的”和“我的”,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越界,懂得尊重自己的隐私,也不碰别人的底线。 你们对此事怎么看?

0 阅读:49
寻觅山城

寻觅山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