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突然宣布了最新立场: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赖的大国,

福星徠说事 2025-11-23 21:13:29

果不其然。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突然宣布了最新立场: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赖的大国,并希望中日给争端降温。   2025年11月19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上抛出了这个引发热议的表态。   而就在前一天,11月18日,中日外交高官的一张合影被中方发布后,日本方面公开抱怨“未经协调”,让本就紧张的双边关系又添了一把火。   这波表态的背景其实早有铺垫,11月7日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直接触碰了中国的核心红线。   中方随后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限制相关旅游往来等,让中日关系迅速降温。   黄循财在论坛上还特意提到,东南亚已经和日本“搁置历史、着眼未来”,甚至直言支持日本在区域安全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更值得留意的是,他在提及钓鱼岛争端时,用的是日本称呼“尖阁群岛”,这一细节让不少人感受到了态度倾向。   其实日本在东南亚的“好口碑”,真不是一天两天堆出来的。   除了大家知道的日元贷款修基建,今年10月东盟峰会上,日本还和菲律宾敲定了《物资与劳务互惠协定》,加上9月生效的《互惠准入协定》,两国军队实现了人员互派、物资共享的深度绑定。   日本给菲律宾送巡逻艇不算,还提供稻谷后处理设备保障粮食安全,甚至在宿务地震时通过协定快速开展救援,这些操作确实戳中了东南亚国家的需求。   就连泰国这样的核心市场,日本企业也在深耕,前不久还和中国省广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从商业层面巩固影响力。   不过说穿了,这种“信赖”本质是日本用长期的经济援助和安全绑定换回来的,东南亚国家也需要借日本平衡区域力量。   黄循财的表态,看似是劝和,实则满是新加坡的现实考量。   这个国土不足700平方公里的城市国家,经济命脉全绑在马六甲海峡上,全球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要从这过,其中60%的货轮都和中国相关。   一旦中日在东海或南海发生摩擦,航线绕行、保险费暴涨、资本撤离这些后果,新加坡肯定是第一个扛不住的。   但有意思的是,新加坡一边靠着中国市场养活17万从业者,一边却让美军在樟宜海军基地长期驻扎,形成了“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特殊格局。   它喊着“不选边站”,却支持日本扩大安全角色,本质上是想让区域力量保持平衡,好保住自己的“饭碗线”。   日本能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军事层面的布局也没闲着。   按照计划,日本要把2027年的军费提升到GDP的2%,还提前到2025财年采购400枚“战斧”巡航导弹,其中200枚是最新型号Block5。   航空自卫队更是装备了147架F-35隐形战斗机,成为亚洲拥有该机型最多的国家,西南方向的军事部署还在不断升级。   这些动作哪里是“专守防卫”,分明是在悄悄强化远程打击能力,而东南亚国家对此似乎选择了默许。   反观中国,11月16日中国海警1307舰艇编队在钓鱼岛领海巡航,只是常态化的维权行动,却被外界过度解读,这本身就很双标。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消费选择和政治立场根本不能画等号。   喜欢日本的动漫、产品是个人自由,但涉及台湾问题、钓鱼岛主权这些核心利益,中国没有任何让步的空间。   黄循财说让中日“降温”,但降温的前提是日本停止挑衅,而不是让中国放弃核心利益。   日本一边在东南亚撒钱换支持,一边在台海、东海不断挑事,这种两面手法迟早会露馅。   东南亚国家现在觉得日本“可信”,不过是因为暂时没触及自身利益,一旦日本军国主义苗头真正抬头,最先受影响的就是周边国家。   说到底,新加坡的劝和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算计,而中国守住海天线靠的是实打实的实力。   情绪可以降温,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不能降温,提升自身实力的脚步更不能停。   你觉得日本在东南亚的“好口碑”能长久吗?中日争端该如何真正降温?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