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名嘴郭正亮说:为什么日本敢惹中国大陆,却不敢惹朝鲜,因为他们知道朝鲜是真会打

不负赋墨尘 2025-11-24 00:14:50

台湾名嘴郭正亮说:为什么日本敢惹中国大陆,却不敢惹朝鲜,因为他们知道朝鲜是真会打。他们认为惹了中国大陆,最多在短时间内有外交压力,经济压力,挺挺就过去了。如果这次再不对日本动手,大陆就会被外界看扁,认为大陆是纸老虎。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日本之所以敢在某些问题上挑战中国,表面上看是因为对中国的“克制”有所误解,背后则有战略计算的成分。   过去几十年,中国在很多敏感问题上的表现更多是通过外交手段和经济制裁来应对,虽然在某些领域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有了显著提升,但中国政府长期强调和平发展、与邻国和谐共处。   这种克制的姿态,在一些国家眼中就容易被解读为软弱。   例如,在钓鱼岛争议、台海局势等问题上,日本常常采取挑衅行为,尤其是在美方的支持下,不断加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干涉。   而每当中国做出外交抗议或经济制裁时,虽然产生了一定压力,但日本似乎认为,这些“软手段”对其经济和国际地位的根本影响并不大。   它们的计算很简单:忍一忍、挺一挺,时间过了,问题就能平息。因此,日本才敢频频挑衅中国。   然而,尽管中国在外交和经济上采取了克制的态度,长期来看,这种“软手段”很可能会被国际社会误解为软弱,特别是邻国和一些对中国抱有敌意的国家,可能会更肆无忌惮地进行挑衅。   日本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觉得即便在短期内遭遇经济制裁,还是能够通过时间和外交途径来化解危机。   反观朝鲜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朝鲜一向以“说打就打”的强硬风格著称,特别是在自己的主权和国家安全面前,朝鲜从来没有手软过。   2010年,朝鲜炮击了韩国的延坪岛,直接导致了多人死伤。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冲突,充分展示了朝鲜不怕对抗的决心,也让邻国,尤其是日本,感受到了切实的威胁。   朝鲜的做法与中国的外交手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朝鲜看来,自己的安全利益是绝不容忍任何侵犯的。如果感受到威胁,朝鲜会立刻采取军事行动,并且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   这种直接、迅速的反应方式,往往给周边国家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日本,虽然与朝鲜的地理距离并不遥远,但朝鲜的导弹、炮火等军事力量足以在短时间内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而日本本身在军事上有很多限制,特别是作为二战后的和平国家,其防卫能力并不强,面对朝鲜这种“不讲理”的态度,显然没有足够的底气去应对。   此外,朝鲜的领导人对内外的强硬姿态,也让日本不得不小心应对。如果与朝鲜发生冲突,不仅有可能遭遇实际的军事报复,甚至可能引发整个地区的安全危机。   朝鲜的这种“硬核”政策,让日本在面对其威胁时,不敢轻举妄动,生怕一场局部战争爆发,自己成为牺牲品。   日本的态度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反差,背后实际上是对风险的不同评估。在面对中国时,日本认为,与中国的争端最终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尽管可能在经济上会受些许影响,但它们认为这种压力可以承受。   而中国的克制,也让日本误以为这是一种“软弱”,所以他们敢在一些敏感问题上挑战中国的底线。   然而,朝鲜的不同态度使得日本无法同样处理。朝鲜给日本带来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不是通过外交手段可以化解的。   在面对朝鲜的威胁时,日本不得不选择低调,避免直接挑衅,毕竟一旦与朝鲜发生冲突,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这种双重标准的策略,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在处理复杂的地区安全问题时所做出的选择。它们在应对中国时可能采取比较激烈的外交手段,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公开挑衅,但在面对朝鲜时则显得异常谨慎,生怕激化局势,导致无法控制的后果。   如果从中国的角度看,这种“软手段”的做法可能带来一些长期的隐患。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尤其是在涉及邻国时,中国更倾向于通过外交途径而非军事手段来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   中国的这种克制虽然避免了与其他国家发生直接冲突,但长期以来,外界尤其是一些敌对势力可能会误认为中国的态度是软弱的。所谓的“纸老虎”标签,也因此逐渐在国际上形成。   这种错误的印象,最终可能让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产生错误的判断。比如,像日本这种觉得“惹了中国,顶多就是外交压力”的国家,可能会继续挑战中国的底线。   如果中国没有及时做出强硬反应,可能会让这些国家进一步低估中国的决心和能力,甚至产生更多的挑衅行为。

0 阅读:4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