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相关计划刚公布,欧盟多个国家就联合宣布了消息! 据央视新闻11月23日报道

小威武 2025-11-24 08:13:04

俄乌相关计划刚公布,欧盟多个国家就联合宣布了消息! 据央视新闻11月23日报道,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德国、法国、加拿大、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英国、挪威、芬兰等多方,22日发表联合声明,认为美方就结束俄乌冲突提出的“28点”新计划可以作为基础,但还需要做额外的工作。 这看似是对美国俄乌“28点计划”的官方回应,实际上是欧洲在大国双边博弈中,又一次用温和的说法掩盖了自己被边缘化的现实。 就像2025年4月伊朗核问题谈判时,美国和伊朗在阿曼秘密谈妥了核心条款,欧洲直到谈判开始后才从美方那里得知消息,如今的情况不过是换了个地方重演。 有人可能会问,欧洲明明是在俄乌冲突里掏钱最多、受影响最大的一方,怎么连参与制定和平规则的资格都没捞着?这得先看清欧洲付出的真实代价。 到2025年8月为止,欧盟及成员国给乌克兰的援助总额超过2160亿美元。 其中65%是无偿拨款或实物援助,单是军事援助就花了650亿美元,豹式坦克、战斗机这些压箱底的装备都送了出去,不少欧洲国家的军火库都快空了。 除了钱和装备,欧洲还得养活数百万乌克兰难民,承受能源价格波动带来的通胀压力,可这些实实在在的付出,在美俄秘密谈判敲定的“28点计划”里,一点影响都没有。 熟悉国际事务的人应该记得,欧洲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2015年伊核协议谈判时,英法德还能作为“三驾马车”主导进程,搭建起美伊沟通的桥梁,可到了2025年,美国直接绕开欧洲和伊朗秘密谈判,甚至连谈判开始都没通知欧洲。 当时法国外长科隆纳在记者会上憋了半天,只说了句“我们希望被纳入核心磋商”,和如今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尚未获悉计划完整内容,发表评论无意义”的说法,简直一模一样。 特朗普的外交逻辑从来没变过,不管是伊核问题还是俄乌冲突,他只认双边谈判,觉得多方参与就是“添乱”。 这样既能少受约束,又能把“促成协议”的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至于欧洲的利益和诉求,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这份“28点计划”里的利益分配,更把美欧的分歧摆得明明白白。 美国想要的是选举政绩和经济好处,特朗普逼着泽连斯基11月27日前接受计划,无非是想在选举前打出“促成和平”的牌。 计划里美俄的能源、稀土合作,还有乌克兰天然气开发50%的利润归美国,都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可欧洲想要的是什么?是俄乌冲突尽快结束,缓解能源和难民压力,是守住“不武力改变边界”的原则,维护欧洲周边的安全。 但计划里要求乌克兰从顿涅茨克撤军、限制乌军规模,这些条款直接戳中了欧洲的安全痛点。 乌军实力削弱后,未来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只会更直接地指向欧洲,可欧洲除了在声明里“表达关切”,根本没能力改变这些条款。 可能还有人觉得,欧洲联合起来总能争取点话语权吧? 但现实是欧盟内部本身就拧不成一股绳。 就像在伊核问题上,法国看重地中海安全,德国盯着能源和经济,英国脱欧后更偏向跟美国站一队。 在俄乌冲突里也是这样:中东欧国家想强硬对抗俄罗斯,生怕乌克兰输了自己遭殃;德法这些西欧国家却想尽快和谈止损,毕竟自家经济快扛不住了。 这种内部分歧让欧洲的声明看起来更像“空架子”,德国总理默茨忙着协调欧洲立场,马克龙和泽连斯基通电话表示支持。 可这些动作终究抵不过美国的主导权,北约的安全命脉捏在美国手里,欧洲就算心里再不满,也不敢真跟美国撕破脸。 俄罗斯对计划的积极态度,更让欧洲的处境雪上加霜。 普京说计划能作为和平解决方案的基础,愿意谈细节,这意味着美俄在核心诉求上已经达成默契,欧洲的声明顶多算“补充意见”。 泽连斯基说乌克兰面临“失去尊严”或“失去伙伴”的选择,其实也是欧洲的困境。 跟着美国的节奏走,就得牺牲欧洲的长期安全;不跟着走,又怕失去美国的安全保护,之前付出的援乌成本也打了水漂。 说到底,这份联合声明不过是欧洲在被动处境下的“体面牌”。 从伊核协议到俄乌冲突,欧洲从多边外交的主导者,慢慢变成了大国博弈的旁观者。 喊了多年的“战略自主”,在美式单边外交和自身内部分歧的双重打击下,终究还是落了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0
小威武

小威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