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乌克兰政府3号人物叛逃!而且此人不光跑了,还打电话回乌克兰嘲讽泽连斯基!他就是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鲁斯特姆・乌梅罗夫。 基辅的深秋透着比往年更重的寒意,街头行人裹紧大衣步履匆匆,手机屏幕上交替跳出两条让人心沉的消息:顿巴斯前线又丢了两个战术据点,士兵在社交平台发的视频里,空弹夹堆得比头盔还高。 更炸锅的是,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鲁斯特姆・乌梅罗夫,那个仅次于总统和总理的三号人物,“出差” 土耳其后就没了踪影,连泽连斯基的紧急电话都迟迟不接。 这不是普通的官员失联。 11 月 12 日乌梅罗夫离境时,对外宣称是去伊斯坦布尔谈战俘交换,可俄罗斯外交部当天就泼了冷水:“没有任何相关谈判计划”。 更反常的是他的路线 —— 没在土耳其停留超过 4 小时,就转道卡塔尔,接着飞阿联酋,最后落脚美国。 乌克兰国内刚因泽连斯基亲信蒂穆尔・明迪奇卷走一亿美元国防资金暴怒,检察官又放出录音:明迪奇在电话里逼乌梅罗夫签下劣质中国防弹衣的采购合同,单价比市场价高了三倍。 乌梅罗夫的位置太关键了。 作为泽连斯基一手提拔的 “外援枢纽”,他 2023 年任国防部长时,平均每周飞两次欧洲,硬生生从德国、法国要来了 20 亿欧元的装甲车援助;转任国安委秘书后,更是直接操盘战俘交换和西方武器分配。 乌军方内部有个说法:“奥斯汀的电话先打给乌梅罗夫,再转到总参谋部”,足见他在美国眼中的分量。 可这个 “关键人物” 的身后,早有阴影 —— 家族在美国加州有投资公司,任内签的国防采购合同里,三家供应商都和他的商业伙伴有关联。 前线的困境正在放大政坛的裂痕。 顿巴斯战场的乌军连长瓦列里在给家人的信里写道:“现在最缺的不是勇气,是子弹和冬装”。 赫尔松方向的补给线被俄军炮火压缩到只剩两条公路,乌后勤部门透露,11 月的弹药缺口达 40%,欧盟承诺的 155 毫米炮弹只到了三成。 就在士兵们在战壕里啃冻硬的面包时,基辅的议会却吵成一团:反对党议员拿着乌梅罗夫的行程单质问总理,“是去谈援助还是奔后路?”,执政党则急着发声明 “他仍在履职”,可连具体办公地点都说不清楚。 乌梅罗夫的 “失联罗生门”,不过是乌克兰战时政治生态的缩影。基辅国际政策研究所刚发布的报告显示,乌政府为统筹战时资源,将 80% 的国防、能源权限集中在 15 名核心官员手中,这种 “集权高效” 的背后,是监督机制的失灵。 西方援助的断流更让这场危机雪上加霜。 美国国会的对乌援助法案卡在共和党手里已四个月,拜登政府临时调拨的 10 亿美元援助,只够支撑乌军到 12 月初。 《华尔街日报》披露,乌梅罗夫此次赴美,本是带着泽连斯基的亲笔信求见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可他到了华盛顿后,美方只安排了助理国务卿层级的会面。 更糟的是欧盟,匈牙利否决了最新一轮 50 亿欧元援助计划,波兰则宣布暂停对乌粮食进口,曾经的 “盟友圈” 正在松动。 最致命的是人心的散场。哈尔科夫的征兵点前,排队的年轻人少了一半,一位母亲举着 “我的儿子不该为腐败者送死” 的牌子抗议。 顿涅茨前线的老兵在采访里说:“我们在这儿拼命,后方却有人卷钱跑路,这仗打给谁看?” 俄罗斯显然抓住了这个机会,亲俄媒体循环播放乌梅罗夫的 “失联传闻”,还伪造了他 “投靠俄方” 的采访片段,即便乌官方反复辟谣,也挡不住谣言在社交媒体上蔓延。 乌梅罗夫的去向或许很快会有答案,但他留下的窟窿却没那么容易补上。 对乌克兰而言,眼下最该做的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而是尽快稳住政局、厘清贪腐、凝聚人心。 毕竟,在与俄罗斯的对峙中,能真正压垮他们的,从来不是敌人的炮火,而是自己人的涣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