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布望远镜生图流出~~这是16万光年以外大麦哲伦云中一处名为LHA 120-N 159(简称N159)的区域,由韦布望远镜的近红外相机拍摄。之前,哈勃望远镜也看过 N159。但哈勃主要看的是可见光。在宇宙中,新诞生的恒星往往裹着厚厚的尘埃襁褓,这些尘埃会阻挡可见光,就像浓烟挡住了视线。所以,我们以前看到的 N159,大部分细节都被黑乎乎的尘埃遮住了。但韦布望远镜不同。它看的是红外线。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有一种独特的“穿墙术”,能轻而易举地穿透尘埃云。于是,在韦布的最新图像中,那些原本不仅阻挡视线、还显得死气沉沉的暗黑尘埃,突然变得通透、明亮,甚至还在发光。~~~~风暴中的蝴蝶通过韦布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极其混乱却又壮丽的场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综复杂的气体纤维,它们像人体内的血管脉络一样交织在一起。这些并不是随意飘散的烟雾,而是被巨大的力量“雕刻”出来的。在 N159 内部,诞生了一批非常年轻、质量巨大的恒星。这些“新生儿”并不乖巧,它们也是暴脾气,向外喷射出强烈的星风(带电粒子流)和辐射。这些力量就像无形的推土机,硬生生地把周围的气体推开,吹出了一个个巨大的空洞和气泡。在图像的色彩处理上,你会看到大片橙红色和蓝色的交融。这不是随意涂抹的颜料,而是温度的地图:蓝色的区域通常代表着那些极其炽热、大质量的恒星正在疯狂燃烧,而橙红色的丝缕则是被加热的尘埃和气体——那是制造下一代恒星的原材料。~~~~混乱即是生机看着 N159 的图像,你可能会觉得它像是一场灾难现场:气体被撕裂,物质被吹飞,到处是高能辐射的轰炸。但天文学家看到的却是生机。大麦哲伦云的环境很特殊,它的金属含量(天文学上把比氦重的元素都叫金属)比我们银河系低。这种环境,其实非常像早期宇宙的样子。观测 N159,就像是在翻看一本关于宇宙童年的相册。我们得以亲眼目睹,在那个物质还不够“丰富”的年代,恒星是如何在剧烈的动荡中诞生的。那些狂暴的恒星风,既是在破坏,也是在建设。它们推开气体,压缩周围的云团,这种压缩又会诱发新的引力坍缩,从而催生出下一批恒星。这就是宇宙的法则:毁灭与创造往往同时发生。~~~~~~图源: NASA, ESA, CSA, STScI;后期:reddit用户ahajes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