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战士倪祥明睡不着,便出去巡逻,突然,山下竟传来了铁器的叮当声,

乐山聊养生 2025-11-24 10:36:41

1952年,志愿军战士倪祥明睡不着,便出去巡逻,突然,山下竟传来了铁器的叮当声,为了安全起见,便丢了一个手榴弹,朝下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山脚竟趴满了敌军! 倪祥明低头看了几秒,额头冒出了汗。他没声张,只是迅速摸回阵地,唤醒了排长石林河。两人短暂交换了几句话,立刻开始组织火力准备。老秃山这个阵地,已经反复易手过十几次,美军盯得死,志愿军守得苦。这一夜,又将是一场死战。 倪祥明原是河南杞县人,16岁那年被抓去当国民党兵,挨打挨饿,还试图逃跑好几次。他那时就知道,命不是自己的。等到1949年终于脱离旧军,进入解放军,整个人像是活了过来。打铁要趁热,他没几天就递了入党申请书。1950年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进了朝鲜。 这次战斗,是他第三次防守老秃山。前几次,他都活着下来了,这次,他心里却隐隐不安。敌人是夜里悄悄摸上来的,按照经验,这种偷袭往往是前锋侦察,后面必有大部队接应。他不敢大意。 雨停了,泥巴黏在靴子上,一步一个响。他站在坑道前,仔细观察着前沿地带的动静。突然,一发炮弹划破夜空,打在阵地侧翼,几乎同时,敌人的冲锋号响了。 石林河带着轻机枪组往右侧阵脚跑去。倪祥明则守住坑道正面,带着周元德和剩下几个战士。他手上的弹药不多了,每一发都得掂着份量扔。没子弹了,就拔出刺刀。他朝旁边喊一句:“要是他们上来了,咱们就用铁锹。” 几分钟后,敌人真就扑了上来。一名美军跳进坑道口,周元德抡起工兵锹劈了下去。坑道里混乱成一团,呛人的硝烟夹着血腥味。 倪祥明满头是汗,他已经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他看了眼周元德,两人对视了一眼,什么也没说,从各自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那是早就藏好的最后一颗带引信的手榴弹。 “我这一生,不是兵生就是兵死。”倪祥明心里这句念了好几年。这一刻,是真的应验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浮现在倪祥明的脑子里,他心中只希望,这一下,能挡住敌人。 当天亮时,增援部队赶来。他们在残破的坑道里,找到两具紧紧靠在一起的遗体,四周满是炸变形的枪械碎片和三十多具敌军尸体。 战斗打完,志愿军阵地守住了。一个月后,倪祥明被追认为一级战斗英雄,追记特等功,并追认他为中共党员。他没有活着入党,但最终还是成为了组织的一员。 如今,他的名字刻在朝鲜桧仓的志愿军烈士陵园,也印在河南杞县中学的墙上。他曾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不怕死,就怕没用。”这话,谁听了都不敢忘。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乐山聊养生

乐山聊养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