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赛季唯一全勤的曼联球员,德里赫特2个赛季的数据对比,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在于,长传球的成功率,高了不是一点半点。曼联在拖后中后卫的位置上有两个选择:马奎尔、德里赫特,而合同最后一年的马奎尔,颇有一些老将交班的味道,马奎尔开始更多因需出场,而不是必须出场,这时候德里赫特必须扛起大旗,他也的确扛了。 数据不会说谎,看看那场荡气回肠的北伦敦德比。补时读秒阶段,那个高高跃起将皮球砸进热刺球门的身影,就是德里赫特交出的一份硬核答卷。绝平进球之外,他更是筑起了防线上的移动长城,六次解围、两次抢断,像一道铁闸般稳固。 这种蜕变背后,是战术体系的精准护航。滕哈赫为他量身打造的防守体系开始显现威力。两名边中卫的协防,队友在肋部区域的及时封堵,让他不必再像过去那样疲于奔命、四处补漏。他不再是那个需要独自扛起整条防线的孤胆英雄,而是成为了一个精密防守机器中最关键的那颗齿轮。 长传成功率的飙升,正是这种体系庇护下的直接成果。从过去略显毛躁的大脚解围,到现在从容不迫、成功率接近九成的精准制导,他的每一次出球都带着清晰的战术意图。这不仅仅是脚法的提升,更是阅读比赛能力、自信心态的全面飞跃。 然而,责任的重担也随之转移。战术地位的提升,意味着他需要更多地暴露在对手的炮火之下。你会发现,他在空中对抗的次数明显增多了。每一次奋不顾身的争顶,都是对球队防线的又一次加固,但也无疑增加了受伤的风险,这是荣耀背后必须付出的代价。 看看他本赛季的数据吧,场均超过两次抢断,一对一防守成功率稳居队内前列。这些冰冷数字的背后,是一个顶级中卫正在找回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自我。他甚至坦言,在曼联的第二个赛季,一切都变得熟悉而自如,他重新感受到了那种被信任、被需要的认可。 马奎尔的逐渐淡出,更像是一个时代的隐喻。德里赫特接过的,不仅是一个首发位置,更是一份传承自红魔厚重历史的防守基因。他必须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件球衣所承载的一切。目前来看,他正用行动回应着所有的期待。 就连落选荷兰国家队初选名单的挫折,也意外成了曼联的“福音”。这为他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让他能将全部精力倾注于俱乐部。而当他以更强大的姿态回归橙衣军团时,谁又能说这不是塞翁失马呢? 绝平热刺的那个进球,仿佛是一个宣言。宣告着那个曾经的天才少年,已经彻底蜕变为曼联后防线上最可信赖的基石。他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成长,往往源于压力下的坚持与体系中的精准定位。德里赫特,正在书写属于他的老特拉福德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