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政界人士高市早苗突然宣称了:“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帆帆非凡清风对世界 2025-11-24 12:40:20

果不其然。 日本政界人士高市早苗突然宣称了:“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这句话之所以立刻刺痛人心,背后有清楚的历史坐标。1895年签下《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走,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才结束殖民统治;抗战时期的伤亡和破坏,很多家庭到现在还有完整口述。这段记忆不是口号,是档案、碑文和家族相册都能对得上的事实。 把时间拉回到近两年,解放军东部战区在2024年5月下旬组织“联合利剑-2024A”环岛演训,课目包含海空联合封控、远程火力打击和抵近侦察,公布的航线、靶区和视频都摆在各家平台上。同一时间,日本方面的舰机在外侧跟踪监视,并发布了态势图和警告信息。一个在练合围与精准打击,另一个在外圈跟随和记录,这就是当前的场面。 具体到装备层面,公开画面里能看到歼-16、轰-6K、空警-500、运油-20在空中配合,海上是052D、054A和071的组合,科目覆盖侦察、打击、补给和投送。对照过去两年日本“出云级”改装的进度,F-35B还在逐步到位、训练节奏也在爬坡期。一个体系在高强度演练,一个体系在改装与磨合,差距不需要夸张,用时间线就能看出。 再看远程打击能力,开源资料普遍评估火箭军的常规导弹已能覆盖西太的关键要道,机动、突防和打击精度每年都有新的试验报道。把地图摊开看,日本九州、冲绳一线机场和港口密度很高,优势是出动快,弱点是目标集中,一旦进入高强度对抗,防护和复原压力会迅速放大。主题很明确:喊话之外,硬实力和承压能力才是关键。 海上态势也有公开记录。海警和海军在台海与钓鱼岛邻近海域的常态化巡航已经形成节奏,通报里有船号、有航线、有现场画面;日本海保的伴随监视和广播警告同样有记录。双方都在按既定频次推进,谁想把频次改成对抗,就会立刻牵动更大范围的海空力量。 信息支撑是另一块基座。沿海雷达、光电和电子侦察站点在近年持续优化,空警-500搭起的空中预警网与地面网融合度更高。日本方面E-767数量有限,E-2D处在引进与转训阶段,整体探测与引导链条还在升级过程。打到关键时刻,谁的态势感知更全、谁的指挥链更顺,结果就会更明白。 回到高市早苗的表态,日本国内确实有声音把“核共享”“军力扩展”拿出来讨论,媒体也多次报道相关争论,但这类议题在程序和社会层面都很复杂,远不是一句话就能定。把台海议题硬拉到这种层级,只会让误判和连锁反应风险升高。 一旦把外部力量绑进来,节奏会更快、变量会增多。美军舰机近年多次公开穿越台海并在冲绳与周边海域轮换部署,信息都能查到。把多方力量叠加在狭窄海域,任何技术故障或沟通失误,都可能把摩擦推到不可控。核心立场不变:外部插手只会升温,不会降温。 从演训科目看,封控、海空隔离、重点打击都有清晰的流程和目标。日本一侧的法律与装备约束决定了行动空间,很多环节需要更长的准备期。比拼不是口号,是计划、训练、补给和执行的持续稳定。 这场掰手腕,关键在准备是否到位、信息是否准确、节奏是否可控。把历史、现实和公开数据摆在一起,高风险点在哪里、缓解路径怎么走,其实都不难判断。 结尾就说清楚:台湾是中国的事。谁把它硬说成自家的事,只会增加误判。态度要明确,准备要持续,把风险压住,把节奏稳定住,这才是对各方都负责的做法。

0 阅读:0
帆帆非凡清风对世界

帆帆非凡清风对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