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了,现在不光是黄海和东海进行军事演习。山东的大医院又跟着搞批量

鹏天云光 2025-11-24 12:50:58

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了,现在不光是黄海和东海进行军事演习。山东的大医院又跟着搞批量伤演练,这根本不是巧合,每一步都是对着实实在在的风险来的。 11月17到19号解放军在黄海演训,舰炮一响可能就有爆炸伤,装备受损都是大概率的事,这些都得有后手接得住。果不其然,19号山东的一个医院就紧跟着开练批量伤救治,这很可能就是为了让前线的“练兵”和后方的“备救”能无缝衔接。 现在黄海周边海域不太平,美军的侦察机整天在天上晃悠,RC-135S导弹监视机、P-8A反潜巡逻机换着班地来,甚至挂着虚假电码搞侦察,就是想摸咱们的底。 解放军这次练舰炮射击,是实弹演练,炮口对准的就是可能来犯的目标;反潜作战更是针对水下的隐蔽威胁,这些科目里藏着的都是实战风险。 可军舰上空间小,一旦中弹,爆炸产生的碎片能造成多处伤,要是人员落水,还会有溺水、低温症,这些伤情都来得又急又重,短时间内可能就有一批伤员送下来,没有提前练熟的救治流程根本扛不住。 还有山东那家大医院的演练,那细节细得能看出就是对着战场需求来的。平时医院一台手术能准备半天,这次完全换了个模式,门诊大厅直接改成临时分诊区,走廊上摆满了折叠床。 12个科室全员上阵,急诊、外科、麻醉科这些救命的核心科室就不用说了,连后勤、药房、检验科都跟着连轴转,就是要把整个医院变成一台高速运转的“救命机器”。 演练模拟的伤情也不含糊,全是枪伤、爆炸伤、复合骨折、大出血这些战场上最常见的重伤,护士拿着颜色标识牌往伤员身上挂,红牌的先推抢救室,黄牌的等着分组手术,白牌的最后处理,这套“按轻重缓急来”的规矩,就是从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 这次山东的演练,不光医院内部动起来,外面的交警、消防也跟着联动。救护车往医院开的时候,交警直接开辟绿色通道,红灯不管用,堵车了就疏导,就是要抢那几分钟的救命时间;消防队在旁边等着,遇到需要破拆、复杂转运的伤员,马上就能上手帮忙。 这种“医院牵头、多方搭手”的模式,就是照着战时的样子准备的,前线伤员从送下来到进手术台,每一步都有人管。 更关键的是,这种“前线演、后方练”的节奏,不是第一次了,早就成了咱们的惯例。以前渤海搞实弹演习,周边医院跟着练批量伤救治;南海舰队巡航的时候,海南的医院也会同步搞演练。 这次黄海演习更特殊,福建舰都开过去了,那可是能搭载歼-35的航母,实战能力摆在那,万一有个紧急情况,伤员数量肯定少不了。山东是咱们沿海的“门户”,医院自然得先把架子搭起来,手术器械、止血药、血库的血都提前调出来,医护人员练熟了“先止血、再固定、后手术”的套路,真出事了才不会手忙脚乱。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其实根本不是。现在国际上的火药味确实越来越浓,美日韩整天凑在一起搞同盟,日本还敢说“台海有事就是日本的事”,这些话不是空话,背后都是军事动作在支撑。 咱们解放军在黄海搞实弹演习,是用实力划清底线;医院搞批量伤演练,是把后勤保障的底筑牢。这就像家里备防盗门和灭火器,不是盼着出事,而是真出事了能扛住。 而且这种演练不光能应对战争,平时遇到地震、大型车祸这些意外,也能派上大用场。演练里总结的问题,就比如走廊加床影响输液车、跨科室信息传得慢,这些都改过来了,不管将来是应对战场还是灾害,医院的反应都能更快。 说到底,17号到19号的军演是“亮拳头”,19号的医院演练是“捂心口”,拳头硬了能打退敌人,心口暖了能护住自己人,这一步步卡准的节奏,就是给咱们老百姓吃的定心丸,告诉大家不管遇到啥风险,国家都有准备,能护住咱们的安全。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