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得好!深圳海关关员巡逻时,发现一女子的长裙不对劲,一般长裙会很自然的下垂,可这名女子的长裙鼓鼓的,特别是臀部周围,比普通人大了2圈,且走路神色紧张,关员果断将其拦下,核查后果然发现问题,在女子黑色长裙内发现用红色、白色塑料袋捆扎的疑似活体鱼2袋,共计229条。 检查室的灯光下,女子指尖捏着裙角的动作抖得厉害。 海关关员见惯了形形色色的藏匿手段,旅客身上那点“不对劲”,往往藏在眼神闪烁的瞬间,或是步态里的刻意。 她努力挺直的脊背像块绷紧的钢板,却藏不住裙摆下涌动的“活物”——每走一步,臀部位置就传来细碎的碰撞声,像有无数小尾巴在塑料袋里拍打。 当关员要求配合检查时,女子磨磨蹭蹭掀开裙摆,红白相间的塑料袋突然从裙内滑落,袋口裂开的瞬间,几十条小鱼争先恐后地往外蹦,肚子上的吸盘“啪嗒”一声吸在瓷砖上,甩都甩不掉。 这些鱼后来被深圳海关检疫中心确认属平鳍鳅科,别看个头只有手指长,却是观赏鱼市场里身价不菲的“冷门宠儿”,品相上乘的单条能卖到数十元。 有人或许会问:“不过是几百条小鱼,至于如此兴师动众?” 答案藏在那些吸盘里——平鳍鳅原产亚洲山区急流,吸盘能让它们在湍急水流中牢牢吸附岩石,啃食藻类和小型生物的效率远超本土鱼类。 一旦流入我国自然水域,没有天敌制约的它们会迅速抢占生态位,半年内就能啃光一片水域的藻类,让本土鱼虾失去食物来源;产卵期更会霸占岩石表面,挤压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 南方稻田里泛滥的福寿螺就是前车之鉴——当初作为“高蛋白食材”引入,如今却啃食水稻幼苗、破坏莲藕田,每年造成数亿经济损失,清理成本更是天文数字。 这名女子大概算过一笔账:把鱼藏在裙摆隐私处,既能避开常规检查,又能靠“不好意思细看”的心理蒙混过关。 她显然低估了海关关员的职业敏锐度——每天面对数万进出境旅客,那些刻意掩饰的紧张、不合常理的体态、欲盖弥彰的小动作,早已成了关员眼中“会说话的信号”。 进出境携带物品,别抱“法不责众”或“查不到我”的侥幸。 你以为的“一点小东西”,可能是压垮本地生态的“最后一根稻草”;你追求的“小众爱好”,或许正在为外来物种入侵打开缺口。 为深圳海关这双“透视眼”点赞——正是这份细致与坚守,才守住了国门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