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坚定的站了出来为中国“两肋插刀”! 最近中日关系闹得挺僵,周边局势也跟着变

小茹吖 2025-11-24 21:20:09

缅甸坚定的站了出来为中国“两肋插刀”! 最近中日关系闹得挺僵,周边局势也跟着变得微妙。就在这节骨眼上,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跳出来说些不痛不痒的话,11 月 19 日他公开呼吁中国 “放下历史包袱”,还让中国效仿东南亚国家 “与日本抛开历史向前看”。 整个东南亚地区瞬间陷入沉默,多数国家都选择了沉默观望。毕竟日本在经济上和很多东南亚国家联系紧密,大家都不想轻易得罪人,一个个要么当起 “骑墙派”,要么做起 “糊涂虫”,没人敢在这敏感时刻表明立场。 就在大家以为没人愿意站出来说句公道话的时候,缅甸军方高层佐民吞直接代表政府和军方,对着媒体亮明了态度。 他斩钉截铁地表示:“缅甸政府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将一如既往支持中方维护国家统一的努力”。 这番话没有丝毫含糊,没有任何模棱两可的表述,在关键时刻给中国送上了最实在的支持。 要知道在当下的国际环境里,这样的表态有多难得。现在很多国家处理外交关系都抱着 “利益至上” 的原则,见风使舵、左右逢源成了常态。 可缅甸偏偏不当 “骑墙派”,不当 “糊涂虫”,在大是大非面前守住了正义底线,这份勇气和担当确实让人佩服。 其实缅甸和中国的情谊,早在上世纪二战时期就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沿海港口全被日军封锁,国际援助物资根本进不来。 关键时刻,“中缅公路” 横空出世,这条全长 1146 公里的公路,从云南昆明一直延伸到缅甸腊戍,成了中国抗战的 “生命线”。 据史料记载,从 1938 年通车到 1942 年被日军切断,这条公路总共运送了超过 10 万吨战略物资,还有 3 万多辆汽车。 这些物资里,有枪支弹药,有医疗药品,有汽油钢材,每一件都给苦苦支撑的中国抗战注入了强心剂。 当时缅甸民众也全力支援,不少当地人主动参与修路,冒着日军轰炸的危险运送物资,用实际行动和中国站在了一起。 中国人民一直记着这份恩情,这些年两国在多领域的合作也越来越深。 数据显示,中国连续多年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 年双边贸易额突破 230 亿美元,中国对缅甸的直接投资累计超过 200 亿美元。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中缅油气管道、中缅铁路等项目稳步推进,既带动了缅甸的经济发展,也让两国的利益更加紧密相连。 有人可能会说,缅甸这么做是不是有自己的考量? 当然,国家之间的合作难免会涉及利益,但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样的核心问题上,缅甸能毫不犹豫地表明立场,这份真诚绝对值得肯定。 要知道现在国际上有不少势力想给中国找麻烦,在各种问题上煽风点火,缅甸此时的表态,无疑是对这些势力的有力回击。 反观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的言论,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历史不是说抛开就能抛开的,当年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3500 万同胞伤亡,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这些伤痛早已刻进民族记忆。 让中国 “放下历史包袱”,本质上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受害国人民情感的伤害。 现在的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各种利益交织,立场摇摆的国家不在少数。但真正的友谊,恰恰是在危难之际才能体现出来。 缅甸这波 “两肋插刀” 的操作,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 “患难见真情”。这种基于正义和历史情谊的支持,比任何花言巧语都更有分量。

0 阅读:0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