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印度消息 11月24日,印度政府正式宣布:全球所有使领馆,全面恢复给中国护照办旅游签! 要知道,此前整整5年,中国游客想办印度旅游签,只能奔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四个点去。现在这扇门彻底打开,印度迫切想挽回客源,毕竟2019年,光是中国游客就有年均34万赴印,这波流量谁不眼馋? 但别光看印度放话放得敞亮,现实早就变天了。 这五年里,东南亚可没闲着:越南的小众村落、马来西亚的多元风情、斯里兰卡的海边火车,早就把中国游客的胃养刁了。印度现在想抢人,先得过自己设的“高门槛”。 今年7月印度试过试点开放,结果直接把游客劝退:办签证要10万余额的半年银行流水,1万存款冻结3个月,英文行程单、无犯罪记录公证一个不落,光办手续就得等15个工作日。对比泰国落地签秒批、新加坡电子签快审,这流程,谁愿意耗? 就算硬着头皮过了签证关,印度的旅游体验也存在诸多不便:12%的星级酒店才有中文服务,七成热门景区没中文导览,新德里机场Wi-Fi覆盖率不到40%。更扎心的是安全问题,2008年孟买泰姬玛哈大酒店恐怖袭击的阴影还在,公开报道显示,印度针对外国游客的犯罪案件仍呈上升趋势,女性游客对印度的安全感知,普遍低于东南亚国家。 印度心里门儿清:中国出境游这块蛋糕,行业测算显示,若吸引1%中国出境游客,印度每年或增收超20亿美元,带动数百万就业。但仅靠“放开签证”的姿态没用,高端酒店加份中式早餐、景点缩短点车程,都是杯水车薪。 说到底,签证放开只是第一步。中国游客要的不是“异域风情”的噱头,是顺畅的流程、踏实的安全感。印度能不能接住这份期待,把迟到的重逢变成长久的生意,还得看真动作,仅靠政策姿态,可留不住人。 出境游的核心从来不是“能去”,而是“想去、敢去、体验好”。印度放开签证是诚意的开始,但想从东南亚手里抢回客源,得放下“摆姿态”的心态,真正从游客视角优化流程、补齐服务、筑牢安全底线。毕竟游客的选择很实在,没有实打实的改进,再热闹的政策也只是昙花一现。 各位读者怎么看?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