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又吹出一个新泡泡来:将AI数据中心部署到太空!利用免费的太阳能,实现最低成本的大规模AI运算。马斯克计划每年部署100吉瓦的太阳能AI卫星,相当于美国全国电力的1/5。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化版的“戴森球”:理论上确实有可能,但放到马斯克身上,他只不过是想把AI这个大泡泡、与SpaceXicon这个小泡泡结合起来,去支撑特斯拉8.5万亿美元的市值目标,以便自己拿到那1万亿美元薪酬。黄仁勋对此揶揄道:这就是一个梦,This is a dream。事实上,实验性质的AI计算卫星,咱们已经发射过了:今年5月14号,东大发射了12颗计算卫星,单颗搭载80亿个参数的AI大模型,整轨互联后,12颗卫星总算力达到5千万亿次/秒,存储容量30TB。今年11月4号,美国的Starcloud公司,也将英伟达H100芯片送入太空,以测试数据中心在轨道上的运行方式。不过这些都是实验性质的卫星,考虑到近地轨道的太空碎片数量,以及-65°C至+125°C的温差幅度,并不适合大规模部署AI卫星。而地球静止轨道(GEO),温差在-20°C至+80°C之间,比较适合干这事。但GEO轨道的高度达到36000公里,想要在这个高度上,通过数千次发射,大量部署计算卫星,还得保持大规模通信的速度和稳定性,那成本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根本不现实。看得出来,美国的AI泡沫,已经到了必须讲科幻故事,才能维持得了的程度了,离地球、离人类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