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很离谱!女子去朋友家做客,突然想上厕所,结果却发现,朋友家用的是干式马桶,女子完全接受不了,朋友却宽慰说,这个马桶很方便,甚至拿了几个苹果做演示,女子看完更受不了了!网友:这个是不是还有燃烧功能? 苏女士(化名)把卫生间门开门的瞬间,她脚步顿住,眼睛直勾勾盯着里面,这哪是常见的卫生间? 没有熟悉的马桶水箱,也没有水面,眼前的东西看着像个小型洗手盆,中间就一圈凹槽,苏女士站在门口,脑子飞速转,是现在流行的环保设计。 事情的起因是在前半小时,她还和朋友坐在客厅沙发上,捧着温热的红茶聊天,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聊到最近的旅行计划,两人都笑得特别开心,就是聊得太投入,她才突然想起要去洗手间。 这是新式的干湿分离马桶,节水还方便,郊区用着特合适,朋友听见动静跟过来,赶紧解释,见苏女士一脸怀疑,朋友还特意去厨房拿了个苹果,切成小块往马桶的出入口放。 按下按钮的瞬间,苹果块一下就被吸进了旁边的收集仓,你看,处理得干干净净,一点味儿都没有,朋友笑着说,觉得这样能让苏女士放心。 可苏女士看着那台机器,心里的抵触反而更强烈了,她忍不住想,要是自己用,排泄物也是这样 “被处理”,密闭的仓里会是什么样子,没有水冲洗,这些念头一冒出来,她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朋友大概看出她的犹豫,又接着说维护起来也不麻烦,定期清理集粪盒,倒点生物酶分解残渣,里面还有活性炭除味,可 “生物酶”“活性炭” 这些词,苏女士听着只觉得头大,她完全没法把这些 “处理步骤” 和自己要做的事联系到一起。 后来这事被苏女士在网上随口提了一句,没想到引来了好多讨论,有人说特别理解她,每个人能接受的程度不一样,尊重别人的习惯才重要,也有人站朋友那边,节水是大趋势,就是推广的时候得考虑别人能不能接受。 其实想想,新东西融入生活,不光要看好不好用,还得考虑人情,就像朋友要是提前说一句 “我家用的是干式马桶,你能接受不”,苏女士也能提前有个准备,不至于当场尴尬。 最后俩人还是好朋友,只是后来朋友再约她做客,总会多问一句马桶的事,一句简单的提醒,就能避免好多不必要的麻烦,多划算啊。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