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战机在迪拜坠毁后,印度媒体蜂拥而上批评美国,理由确实无法辩驳! 光辉战机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折腾,到2016年才勉强服役,拖了33年,创了纪录。印度人喊着“国产骄傲”,其实机身上到处是外国零件,美国的F404发动机、以色列的雷达、法国的导弹、英国的弹射座椅,组装起来像个国际大杂烩。发动机这块儿最关键,印度本想自研Kaveri,结果推力上不去,只70千牛,远低于要求的80-90千牛,只能靠美国货顶上。F404是80年代老设计,全球卖了4000多台,安全记录还行,但印度媒体咬定它在高温下出问题。迪拜那天35度,沙漠热浪滚滚,飞机做负G机动时,压缩机容易失速,推力掉20%,油压不稳导致升力没了。视频里右侧喷黑烟,不就铁证吗?他们还翻旧账,2024年3月拉贾斯坦一架光辉训练时坠毁,调查说就是油泵故障,同款F404,同款问题,美国人没彻底改。 印度媒体这波操作可猛了,退役少将维克兰特·奈克和BK莫力上节目,拍桌子强调,美方卡脖子太明显。光辉Mk1A升级版,本该用更牛的F414,推力98千牛,响应快30%,可美国就是不卖,理由是出口管制啥的。结果印度空军等得着急,2021年订83架Mk1A,2025年9月又加97架,总价值70多亿美元,到现在一架都没交付,就因为发动机供应慢。媒体直指,通用电气只给了两台出口型的F404,疫情后供应链断裂是借口,其实是怕光辉抢F-16和F/A-18在中东和第三世界的单子。主持人阿纳布·戈斯瓦米在辩论里吼,美国视光辉为竞争对手,故意拖后腿,印度付了10亿美元订金,却等来空头支票。退役将军GD巴克希也补刀,说GE从来不是印度朋友,华盛顿战略上就把光辉当威胁。社交媒体上,印度网民转发审计署2023报告,项目从1983年立项,设计改了无数回,供应链一断就瘫,42年才出成品,全赖外国发动机撑腰。 这批评听着接地气,因为印度军工确实卡在瓶颈上。没有完整产业链,国产战机说白了就是外壳组装,核心动力捏在美国手里。光辉出勤率低得可怜,印度空军地勤吐槽,维护起来比老米格-21还费劲。2021年审计署点名53项缺陷,机身裂纹、底部护板开裂啥的。航展前一天,还有视频传光辉漏油,用购物袋接液体,印度国防部急忙澄清是冷凝水,可谁信啊?媒体借坡下驴,说兼容性差,高温沙漠环境下F404效率降15%,印度优化跟不上,全是美方责任。通用电气回击,说全球记录良好,愿查飞行日志,延误纯属供应链问题,不是针对印度。可印度媒体不吃这套,继续放大,国会都开始呼吁引擎多元化,印美航空合作裂痕拉大。 话说回来,这锅甩得有理有据,但也暴露印度自家毛病。光辉项目烧了90亿美元,本想替换米格-21老机队,现在空军战机短缺严重,巴基斯坦JF-17又来搅局。出口梦本来指望迪拜航展推销中东国家,阿根廷、马来西亚访团本在谈,结果一坠,代表团撤了,单价7000-8000万美元,性能三代半水平,性价比本就一般,现在雪上加霜。 印度媒体冲美国开炮,理由站得住脚:发动机老化、高温隐患、交付拖沓、市场竞争,全是事实。通用电气全球卖得好,可在印度环境下露馅儿了。甩锅归甩锅,根子还在印度自研弱,供应链不稳,质量控管松。光辉前途堪忧,出口搁浅,空军补缺得靠法国阵风或美俄五代机凑合。印度人得醒醒神,军工不是喊口号,得实打实砸钱建体系,不然下回再栽跟头,谁背锅都白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