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有媒体突然抛出一个尖锐问题:能不能趁日本挑衅之机,拿回钓鱼岛实际

就在刚刚。 有媒体突然抛出一个尖锐问题:能不能趁日本挑衅之机,拿回钓鱼岛实际管控,还把对方的灯塔拆了换成自己的? 先把态度说清楚:这个想法情绪很足,但操作门槛极高。不是上岛装个灯就能改天换地,现实约束一层叠一层。 海上态势摆在那儿。日本海上保安厅长期在周边海域巡逻,在石垣岛有编组和码头,岛上还设有航标设施。我们这边,海警编队常态化在相关海域巡航,万吨级船也在列。硬闯上岛,第一步就会遭到拦截,擦碰升级的风险直线上升。稳住海上存在,反而更能攒分。 岛上条件也得算账。钓鱼岛面积约4.3平方千米,最高点约383米,岩质为主,缺乏淡水和天然港口,台风频繁。想建设永久驻守点,先要解决登陆、卸载、固锚、避风等一串工程问题。 对照南海的经验更清楚。那边多个岛礁是经过多年持续投入,才有码头、灯光、通信和保障体系。钓鱼岛周边没有现成支点,临时起意很难撑起长期补给和日常维修。 再看外部环境。联合国宪章强调不得以武力解决分歧;同时,众所周知的美日同盟把那些岛纳入条约适用范围。任何“接触”事件,都可能引来第三方介入,局面会急转直下。 就算把建设清单列出来:海水淡化、能源系统、营房、通信、医疗、应急避风设施,每一项都要运补和维护。而现在的常态化海警巡航、空中与岸基监测、信息发布体系,已经在发挥作用,性价比更高。 拆灯塔这种动作,还会被对方包装成“破坏航行安全”。商业船东和保险公司最怕不确定,一旦被扣上这顶帽子,舆论和行业层面的阻力会很大。 更可行的做法是把存在感做实。海警定期巡航、依法取证、公布影像、布设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海上标识,配合无人机、卫星的全天候监视,让外界不断看到我们在场。 同时,把后勤链条再打牢。近海补给点、远海补给船、气象与海况预警、应急救援联动,形成稳定节奏。对手调多少船,我们就有相应安排,不跟着对方节奏走。 法律文书和公开信息要跟上。持续发布权属立场、航行通报、执法记录,以事实和证据说话,让每一次出现都留痕、有据可查。 周边配套力量也能优化。渔政、救助力量与海警形成梯队,既能护渔,也能救援,既能现场处置,也能远程追踪,层层覆盖,减少意外。 关键是把控节奏,不给对方可乘之机。一步踩稳,再走下一步,把“在场”变成“常在”,把“常在”变成“习以为常”。 最后说清主张:钓鱼岛问题要敢说、敢管,但更要稳、准、长。海上白船照常跑、影像照常发、证据照常攒,时间会把分量压出来。

0 阅读:10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4

用户10xxx74

4
2025-11-25 19:46

狗屁

8年

8年

1
2025-11-25 23:11

必须强硬,按战胜国权利,把小日子限制在4个岛屿上。其余的就是我们的!!!!不服,就核平它!!!!就喜欢它不服气的样子,我们正好出手!!!美国佬来就一起干了

猜你喜欢

上进的柑桔小洁畅谈世界

上进的柑桔小洁畅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