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一男子花16000元买了一块浪琴手表,戴了1年半时间,表不走了,男子联

闻书识鸟 2025-11-25 18:31:32

河南洛阳,一男子花16000元买了一块浪琴手表,戴了1年半时间,表不走了,男子联系专柜,专柜要他送到售后,售后保养了1个多月,又说保养不行,要换配件,维修了3个多月,送了回来,男子戴了半年,表又停了,又送回售后,又修了一个多月,戴了十几天,表又不走了,男子问到底是啥问题,对方说这是机密,要他继续维修,男子不愿意了,要求退换: 我一共买了两年半,光维修就5个多月,结果令人意外 记者赶到专柜时,王先生正站在玻璃展柜前,脸色阴沉,目光紧紧盯着那块经历了无数次维修折腾的手表。 他的一只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握着维修单据,拇指不断用力摩擦着纸张边缘,像是把心中的烦躁一点点磨出来。 记者轻声喊了他一声:“王先生,我们到了。” 王先生转过身来,眼睛里带着明显的疲惫,但更多的是无法压抑的愤怒。 “你看看!这么大的品牌,就卖我这种东西?16000元买来的,你说像话吗?”他扬了扬手中的维修单据,“这维修单我都快攒成一本书了!” 他的话语并不夸张。记者快步走近,远远望去,那些维修单叠得厚厚一摞,像是某种荒诞的“收藏”。店内柔黄色的灯光打在纸张上,却照不亮王先生此刻的心情。 王先生带记者在店内坐下,一边讲述,一边把手表放在桌面上。记者注意到,王先生的手不停地抖,仿佛所有的愤怒和委屈都顺着指尖涌了出来。 “我戴了一年半,它就不走了。” 王先生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像是锤在桌面上,“送售后保养,等了一个多月。回来不到多久,又不走了。问他们怎么回事,说要换配件。好,换!结果一修就是三个月!”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把手表推到记者面前:“你看看,我戴着半年又不走了。再修。修一个多月。结果戴十几天……又不走。你说我还能忍吗?” 记者注意到,王先生说到这里时,眼圈微微发红。他不是哭,而是那种被气、被累、被折腾出的一种生理反应。 店内的顾客时不时看向这边,仿佛好奇什么事情会让一个成年人愤怒到语气颤抖。但王先生完全不在乎,他只想把自己的遭遇讲清楚,不再让问题被搪塞过去。 “我真的受够了。”王先生重重地叹道,“两年半的时间,光维修就五个多月。我买表不是为了给你们修的。我怎么戴?我带着维修单上班吗?” 记者随后去找店长了解情况。店长起初态度有些拘谨,面对镜头似乎有些压力,但仍然坚持表示:“具体的问题,我们售后系统里会记录,但部分内部信息不太方便透露给客户。” 王先生在一旁听着,气得直接拍了一下桌面:“不方便透露?我买的表,不走了十几次,是不是该让我知道原因?我问你们,你们说是机密。机密?16000块的机密?” 记者赶紧安抚他,店内气氛一度紧绷。 就在这时,店长拿起那块反复出问题的手表,仔细观察、轻轻贴近一侧的工具仪器,突然皱起了眉。几十秒后,他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抬起头: “哦……怪不得。” 记者立刻追问:“是什么问题?” 店长稍显尴尬地回答:“这块表……受磁了。所以一直不走。” 王先生愣住了。“受……磁?” 店长点点头:“嗯,可能是生活中接触了某些有磁性的物品,比如手机壳、磁扣包包、音响、磁吸充电器之类的。” 王先生气笑了,声音提高了八度:“那你们为什么之前从来没告诉我?为什么要让我一次次维修? 受磁能修五个月?我送来那么多次,就不能早点发现?你们一个专业品牌,连这个都看不出来?” 店长被问得脸微微发红,几次想开口解释,却都显得无力。 此刻的专柜并不像平常那样典雅宁静,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紧绷的压力。 王先生站在柜台前,背脊挺得笔直,那一刻他像是一个为自己讨回公平的消费者代表。他不是无理取闹,也不是刁难商家,他只是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对得起16000元的答案。 记者看得清清楚楚:王先生的愤怒源自长时间的压抑。他每次维修,都满怀希望;每次拿回表,又满怀失望。 他不是在争吵,而是在倾诉。 “我真的只想要一块能正常走的手表……”他声音低下来,却更加令人心酸,“我不是买奢侈品来受气的。” 记者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也感受到一个消费者在面对大品牌、面对售后流程时的无力感。

0 阅读:89
闻书识鸟

闻书识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