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北京时间11月26日写道:“别忘了,泽连斯基总统几个月前就同意

史鉴奇谈 2025-11-26 11:17:33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北京时间11月26日写道:“别忘了,泽连斯基总统几个月前就同意了特朗普总统的停火提议,但普京拒绝了。弗拉基米尔·普京对和平毫无兴趣。任何满足他要求的提议只会让他更加渴望从乌克兰乃至更远的地方攫取更多利益。”   蓬佩奥在社交媒体上的这番表态,看似在为乌克兰鸣不平,实则暴露了美国政客惯用的叙事套路。这种把复杂地缘政治问题简化为"好人vs坏人"二元对立的话术,在现实国际关系中根本站不住脚。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确实有过多次停火谈判尝试,但每次都因为关键条款分歧而破裂,绝非某一方单方面拒绝那么简单。   2022年3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谈判期间,俄乌双方其实已经接近达成初步协议。乌克兰方面当时同意保持中立地位,俄罗斯则承诺撤出除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以外的军队。   这个草案甚至已经形成了书面文件,但就在签字前夕,英国时任首相约翰逊突然访问基辅,带去了西方国家的"强硬立场",导致谈判戛然而止。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后来发布的报告也证实,北约国家当时确实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其继续战斗。   蓬佩奥提到的"特朗普停火提议"更是经不起推敲。特朗普在任期间从未提出过任何具体的俄乌和平方案,他只是在竞选演讲中笼统表示"24小时就能结束战争"。   这种空洞口号连基本操作路径都没有,更谈不上得到泽连斯基的正式同意。乌克兰总统办公室2023年多次声明,任何和平方案都必须恢复1991年边界,这个立场从未改变。   美国政客喜欢把普京描绘成"和平破坏者",却刻意忽略北约东扩的历史脉络。从1999年到2020年,北约先后五轮东扩,直接将军事部署推到俄罗斯边境。   美国前驻苏联大使乔治·凯南早在1998年就警告,北约继续东扩是"整个后冷战时代最致命的政策错误"。现在蓬佩奥这些人却把俄罗斯的安全关切完全污名化,这种双重标准实在难以服众。   能源博弈更能说明问题本质。2022年9月北溪管道被炸后,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300%,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却激增150%。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从美国进口的天然气占总进口量的47%,而战前这个比例不到20%。蓬佩奥作为前国务卿不可能不知道,维持冲突对美国的能源利益多么重要。   军火生意更是明摆着的账。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军火出口额占全球40%,其中对乌克兰的援助占很大比例。   雷神、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军工企业的股价在冲突期间平均上涨60%。蓬佩奥本人现在就在这些企业的董事会任职,他批评俄罗斯"攫取利益"时,最好先看看自己的银行账户。   国际社会其实早就看穿这套把戏。2023年联合国大会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表决中,有140多个国家拒绝追随西方立场。   巴西总统卢拉直言:"这场冲突不是今天开始的,它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则表示:“我们拒绝选边站队,因为非洲深知外部势力干预的后果。”   就连美国盟友也开始唱反调。法国总统马克龙2024年初提出"欧洲战略自主",德国总理朔尔茨则坚持与俄罗斯保持沟通渠道。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一针见血:"制裁俄罗斯就像往自己腿上开枪。"这些欧洲领导人的态度转变,说明蓬佩奥的叙事正在失去市场。   从军事角度看,继续冲突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乌克兰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人口流失超过800万,工业产能下降到战前的30%。   西方承诺的F-16战机迟迟不到位,而俄罗斯国防预算今年增长24%。美国国会现在连对乌援助都卡住了,蓬佩奥这时候还在鼓吹"打到底",显然不负责任。   和平谈判其实有现实基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024年多次表示,不拒绝基于现实的谈判。中国提出的十二点和平主张得到巴西、南非等新兴国家支持。就连泽连斯基最近也松口说"可以考虑外交解决方案"。只有美国政客还在不断设置障碍,这种做法才真正"对和平毫无兴趣"。   历史会记住,是谁在延长这场悲剧。蓬佩奥这些人一边发战争财,一边装道德卫士,实在令人作呕。真正的和平需要各方妥协,而不是某一方霸凌。当美国停止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停止把乌克兰当棋子,和平曙光才会出现。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