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韩国成功打捞起一艘距今600年前的沉船,发现很多木板(木签)上写有汉字“罗州广兴仓”。 在韩国泰安郡海域,一艘沉没600年的古船突然浮出水面,船上那些写着“罗州广兴仓”的木签,究竟藏着怎样的王朝秘密?这艘船的打捞,不仅揭开朝鲜时代的一角,还牵扯到一位国王的改革故事。 朝鲜世宗大王李祹,作为太宗的第三子,从小接触儒家经典,学习行政知识。1418年,他登基,成为第四位国王。世宗推动多项政策变革,比如设立集贤殿,聚集学者讨论国家大事,还组织土地测量,调整税收,确保粮食稳定供应。 他重视农业,编纂农书,推广新技术,提高产量。同时,兴建水利,减轻灾害影响。在文化上,他主导创制韩文系统,帮助普通人识字。这些举措加强王朝控制,促进社会进步。世宗晚年因眼疾加重,传位给儿子文宗。历史评价他为出色君主,推动朝鲜繁荣。 关于沉船事件,2023年11月11日,韩国考古队在泰安郡西海岸海域完成打捞。这艘船属于15世纪初朝鲜王朝,船上出土63块木签,大多标有“罗州广兴仓”,这是南部仓库名称,用于存储税粮。 木签保存完好,可能经过防腐处理,如涂油或刷漆,经受海水浸泡600年。打捞还发现150多件瓷器,包括青瓷碗盘瓶罐,图案简单,窑口印记显示官窑制品。这些文物提供王朝经济证据,补充历史记录。专家通过碳定年确认年代,与世宗时代吻合。 罗州广兴仓是朝鲜王朝税贡系统关键部分,位于全罗南道,负责收集地方粮食税款,然后通过海路运往汉阳仓库,分发官员俸禄。王朝依赖这种贡品机制维持运作,船只沉没可能因风暴或其他事故,导致货物丢失。 世宗改革中,强调农业税收公平,通过土地测量减少逃税,提升国库收入。这些政策直接关联仓库运作,广兴仓就是执行点之一。历史资料显示,15世纪初,朝鲜加强中央集权,仓库网络覆盖全国,罗州作为粮食产区,贡献大。 沉船发现补充空白,过去记录多靠陆上档案,海下证据稀缺。这次打捞推动研究,专家分析木签墨迹,推测书写工具和防腐方法。瓷器风格比对窑场特征,确认产地。整体看,这艘船代表王朝物流体系,连接地方与中央,维持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