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这一次全看明白了,俄罗斯军队一旦停火,大批西方武器就要涌入乌克兰!100架阵风战机,150架JAS-39EF鹰狮战机都会进入乌克兰。俄罗斯再想打乌克兰,那就很难争夺到制空权了! 停火的第一天,100架阵风、150架鹰狮、至少60架F-16 Block70/72,就能以“维修保养”“飞行员培训”“联合演习”的名义,分批次光明正大飞进利沃夫、敖德萨、甚至第聂伯罗的机场。 跑道早就按照北约标准翻新过了,弹药库也挖好了,法国和瑞典的技师10月底就以“民间身份”到了。真正缺的,就差一个“停火”给的24-48小时运输窗口。 目前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还能维持1.7:1的出动架次优势,全靠苏-34、苏-35、苏-30SM这三兄弟轮番上阵,每天能扔出去120-180枚各型制导炸弹和滑翔制导套件。 可一旦阵风带着米卡、流星,鹰狮带着流星+IRIS-T出现在扎波罗热上空,俄军飞行员将第一次面对“被全程数据链压制”的空中环境——对手的雷达开机时间可以比你晚30秒,导弹却比你先飞20秒。 更要命的是,西方这次不打算再像F-16那样抠抠搜搜。法国达索公司11月18日在巴黎航展后台已经跟乌克兰代表签了备忘录:阵风将直接按F4.2标准交付,带主动取消干扰吊舱、光电瞄准吊舱、AASM-250锤子炸弹全套,单价虽然1.35亿欧元一架。 但是法国政府用“战略援助”的名义吃了70%的账,乌克兰实际只掏4000万欧元一架。瑞典萨博那边更狠,39EF直接按出口巴西的那批标准走,挂载流星导弹的批次连电子战系统都不降配,瑞典纳税人一次性补贴了42亿瑞典克朗。 这就是西方憋了三年的“大招”:不零敲碎打,也不怕舆论骂贵。他们就是要用一场停火,把乌克兰空军从“苏式残编”直接抬到“欧洲第三强”。俄罗斯要是敢点头,等于亲手把自己的制空权签字送人。 现在俄空天军在库皮扬斯克、阿夫杰耶夫卡、库拉霍沃方向还能随心所欲地用FAB-500+UMPK把乌军装甲集群炸成废铁,可一旦鹰狮开始挂着4枚流星在顿涅茨克上空高空巡逻,苏-34再想压到4000米低空投弹,就得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命活着返航。 更可怕的在后面。阵风和鹰狮进场的同时,北约的E-3预警机、瑞典的“全球眼”、法国的“地平线”护卫舰改装预警版,都会以“监督停火”的名义出现在黑海和波兰边境。 俄军的S-400再牛,也挡不住200公里外有人用数据链实时给你标目标。制空权一旦易手,接下来就是俄军地面部队的噩梦:风暴阴影、JASSM-ER、AASM-1000一路打到罗斯托夫的油库和弹药中转站都成了常态。 所以俄罗斯这次死活不松口,不是普京意气用事,而是参谋本部把账算得比谁都精。他们知道,只要自己还在前进,哪怕一天只推进800米、1000米,也能把停火线不断外推,把利沃夫、第聂伯罗这些关键机场永远留在伊斯坎德尔和匕首的射程之内。真等到西方战机飞进来,战场就不是“胶着”两个字能形容的了,而是单方面屠杀。 这也是为什么11月26日凌晨,俄空天军突然对利沃夫州的旧康斯坦丁诺夫卡机场进行了今年入秋以来最猛烈的一次饱和打击——12枚伊斯坎德尔-M、8枚Kh-101、36架柳叶刀和天竺葵-2无人机同时到货,把刚修好的停机坪和地下弹药库又炸回了解放前。 这不是示威,这是最后通牒:你们敢运,我就敢在你们跑道还没干的时候再给它刨一遍。西方这边其实也急了。 法国和瑞典的飞行员已经开始用乌克兰国籍的护照在波兰热舒夫培训了,阵风的首架机身11月22日已经在波兰米罗斯拉维茨完成了喷涂,垂直尾翼上甚至提前刷了乌克兰空军蓝黄圆标。只差一个停火协议,他们就能大摇大摆飞过去。 可俄罗斯偏偏就是不给这个机会。他们宁可每天多消耗12亿-15亿美元的弹药、油料和战机折旧,也要死死把战线钉在距离利沃夫350公里、距离敖德萨280公里的位置上。 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让西方把这250架战机顺利部署完成,俄军就得为夺回制空权付出至少500-800架现役战机的代价——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俄空天军全部四代机的家底。 所以现在的战场上,俄罗斯不是在跟乌克兰打,而是在跟时间赛跑。他们必须在西方战机形成战斗力之前,把乌军最后的有生力量、最后的指挥节点、最后的机场设施全部打瘫痪。停火?可以,但必须在我把你们空军起不来的前提下停。 这才是2025年冬天的真实残酷。西方想用停火换时间,给乌克兰输血造一支欧洲最强空军;俄罗斯则用持续进攻烧时间,烧到西方连输血的机会都没有。 这场仗,表面看是炮火与钢铁,骨子里拼的是谁更懂“窗口期”这两个字。而俄罗斯,这次终于没上当。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