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安徽亳州谯城区赵桥乡一处废弃小学附近突发爆炸,现场升起蘑菇云,周边民房、厂房受损严重,一两公里外的居民家门窗玻璃都被震碎。有居民爆料,爆炸疑因相关部门在废弃小学内销毁查扣的烟花爆竹时操作失误导致。尽管当地应急管理局证实了事故存在,但爆炸原因仍在调查中,乡政府公开电话多次无人接听。 一、爆炸现场触目惊心:废弃小学旁炸出蘑菇云,两公里外遭波及 家人们,这两天安徽亳州的爆炸事故看得人手心冒汗!11月26号下午5点左右,谯城区赵桥乡的村民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抬头一看,农田中间的一处建筑上空腾起了蘑菇云似的白色烟雾,紧接着就看到紧挨爆炸点的房子几乎全塌了。 从网友发的视频里能清楚看到,爆炸的威力是真不小。虽然爆炸点选在相对空旷的农田里,但周边村庄还是没能幸免。有附近居民说,出事的地方是卢天庙小学附近,这所小学已经废弃好几年了,“听说是政府查回来的烟花放在这儿销毁,可能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才炸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损失情况:离爆炸点近的厂房直接倒塌,稍微远一点的村民家,门窗玻璃全被震碎,墙体也出现了裂缝。有居民吐槽,“我们家离着一两公里呢,玻璃碎片溅得满地都是,更别说离得近的人家了,家里的家具、电器都被砸坏了”。目前当地正在统计损失,但关于怎么补偿,还没有明确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可不是亳州第一次查处非法烟花爆竹。就在爆炸前几天,11月15号谯城警方刚公布4起非法储存烟花爆竹案件,11月26号“谯城发布”又曝光了两起,没想到当天就出了爆炸事故,难免让人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 截至11月27号,当地应急管理局确认了爆炸事故的真实性,还说“应该没有伤亡,因为是废弃小学”,但对于“是否因销毁烟花引发”这个关键问题,相关部门却没给出明确答案——赵桥派出所让咨询乡政府宣传部门,可记者多次拨打乡政府公开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这波操作也让网友们议论纷纷。 二、网友吵翻了!这三个疑问戳中要害 事件一曝光,网友们的讨论直接炸了锅,大家的观点集中在三个核心问题上,每一个都问到了点子上: 有网友愤怒表示:“非法储存烟花爆竹查得挺积极,怎么销毁的时候就这么马虎?废弃小学再偏也是周边有居民的,这么危险的东西,怎么能随便找个地方就销毁?” 对于无人接听的乡政府电话,网友更是满肚子意见:“出了事找相关部门,电话却打不通,这是想回避问题吗?居民们损失惨重,最起码得有个说法吧!” 还有不少网友关心赔偿问题:“居民家的玻璃、房子都坏了,厂房也塌了,这些损失该谁来赔?总不能让老百姓自己扛吧?” 三、法律解读:这些红线碰不得,赔偿责任跑不了 不管爆炸原因最终是不是销毁烟花爆竹导致的,这件事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其中涉及的法律知识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关键时刻能保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烟花爆竹销毁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不是随便找个废弃建筑就能办的。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没收的非法烟花爆竹必须由公安部门组织销毁、处置,而且销毁前得制定科学的方案,选择合适的场所,还要加强周边警戒 。另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也明确要求,危险化学品必须存放在专用仓库,还得有专人管理,像废弃小学这种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设施的地方,根本不符合存放和销毁危险品的要求 。如果这次爆炸真的是销毁烟花导致的,那相关部门很可能违反了这些规定,存在明显的操作不当。 其次,非法储存、销毁烟花爆竹的法律后果很严重。要是相关人员在处置过程中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情况,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就算不构成犯罪,也得给予行政处分 。而如果是个人或企业非法储存烟花爆竹引发事故,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可能会被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要是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触犯刑法,面临更重的处罚 。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赔偿问题。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权益的,要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爆炸确实是相关部门销毁烟花爆竹操作失误导致的,那么组织销毁的部门就是责任主体,必须对居民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不管是玻璃破碎、墙体开裂,还是厂房倒塌的损失,都得照价赔偿 。就算爆炸原因不是销毁烟花,只要是相关单位在管理、处置危险品过程中存在过错,也得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还有个重要知识点要提醒大家:如果后续相关部门迟迟不处理,或者拒绝赔偿,受损失的居民可以联合起来,收集好现场照片、视频、损失清单等证据,通过行政复议、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千万别自认倒霉!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危险品销毁应该设置哪些“硬规矩”才能避免类似事故?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