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卖出猪肉价”你信吗?还真有人碰上了。有人在生鲜平台下单,系统显示一棵白菜1

晓秋爱娱乐 2025-11-28 13:37:14

“白菜卖出猪肉价”你信吗?还真有人碰上了。有人在生鲜平台下单,系统显示一棵白菜155块,结账时眼皮都没抬,回家一看小票瞬间清醒:我这是买了棵玉白菜?同一时间,隔壁大妈在菜市场拎了棵差不多大小的,九毛一斤,两块出头搞定。同样都是白菜,价格差出七十倍。 有人晒出订单截图:一棵1.8公斤,单价85.8元/公斤,总价155.7元,配送员还贴心地给套了层保鲜膜,仪式感满满。对比图里,大妈的白菜外皮略糙,可掰开里面照样水灵,两块四拿下,还能再送两根葱。高端玩家吐槽:“我点的怕不是‘白菜界爱马仕’,连菜帮子都写着‘尊贵’。” 凭啥卖这么贵?平台客服出来解释:这是“有机高山娃娃菜”,基地在海拔两千多米,昼夜温差大,山泉灌溉,人工除草,每棵都有“身份证”,可溯源,还通过了农残、重金属几百项检测,成本就是普通菜的七八倍。听完好像有点道理,可再一算,即使有机认证,批发价也不过五六块一公斤,加到八十多,分明是“中间商赚差价”plus版。 有人深挖,发现这类“贵族菜”瞄准的是“懒人+土豪”双属性人群:手机下单,30分钟送到,包装漂亮,发票齐全,贵点也无所谓,反正“时间比钱贵”。 事件发酵后,平台悄悄把链接下架,重新上架同款,标价5.98元/斤,还送优惠券,仿佛之前的“天价”只是系统抽风。可眼尖的网友已截图留证,投诉到市监部门,官方回应:可自主定价,但必须明码标价,不得欺诈。翻译过来就是——能贵,但不能暗贵;要割,也得让人知道是韭菜。 “天价白菜”给大家上了堂生活课:菜还是那道菜,身价全靠包装。有机、高山、山泉这些词一叠加,立马“滤镜拉满”;再给它套个泡沫网、贴个英文标签,立刻从“土白菜”变“洋贵妃”。可吃到嘴里,维生素C也不会翻倍,更不可能吃出鲍鱼味。有人笑称,这套路和“998玫瑰”“1314奶茶”一样,卖的不是商品,是“我愿意”。 两种菜都有自己的活法:平价款走量,解决“吃饱”;高端款走心,解决“拍个照”。问题在于,你得让消费者知道钱花在哪儿,别拿“有机”当遮羞布,把批发价5块的菜翻十几倍还理直气壮。毕竟,钱包是顾客的,知情权也是顾客的。 买菜和谈恋爱一样,图个心甘情愿。贵可以,但得让人服气:要么你真有机,要么你真好味,要么你真方便。如果只靠“懒人30分钟达”就漫天要价,那下次用户点开App,看到155的白菜,第一反应不是“买它”,而是“截图发群,大家快来看笑话”。流量来了,口碑却飞了,平台只能偷偷下架,再补一张优惠券,像极了做错事还嘴硬的熊孩子。 下回买菜前,记得擦亮眼睛:看的是菜,也是价;买的是菜,也是账。别让“155”成为韭菜记忆,也别让“9毛”变成传说。菜价可以分层,智商别被分层,毕竟炒到最后,锅里都是白菜,谁又真的比谁高贵呢? 来源:潇湘晨报.晨视频萝卜白菜价格

0 阅读:1
晓秋爱娱乐

晓秋爱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